齐鲁有高士,丹青隐市朝。笔落惊风雨,图成动九霄。昔者顾恺之痴绝,陆探微秀骨,今观李公之作,乃知千年文脉未绝也。夫画道之兴,在乎心源;艺境之妙,存乎性情。先生以赤子之心,写乡土之魂,遂成一代宗风,岂偶然哉?
先生名学明,莘县人也,莘县古为颛顼遗墟,圣贤桑梓。城西有伊尹耕处,东邻仲由故里,文风郁郁,民德淳淳。祖父尝设蒙馆于乡里,父辈亦能诗书。先生幼时,常见祖母剪彩纸为花鸟,祖父挥毫写春联,耳濡目染,遂结画缘。每至社日,随长者谒庙观剧,见傩舞蹁跹,俳优谐谑,皆默记形貌,归而摹于沙土。七岁作《牧牛图》于祠堂粉壁,牛角峥嵘,牧童憨态,乡贤见之叹曰:“此子他日必以笔墨鸣世。”

《图画恰似归家梦》
183×143cm
2024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及长,负笈曲阜,游学圣域。常谒孔林,观汉碑唐柏,抚石阙铜驼。尤爱《礼器碑》之遒劲,《乙瑛碑》之浑朴,常对残碑拓片,临摹竟日。时值霜秋,见洙泗书院古柏参天,枝干如龙,乃悟书画同源之理。又从乡老习琴律,闻《箫韶》遗音,始知艺文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尝于雪夜读《史记·孔子世家》,至“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不觉涕下,遂立志以文艺弘道。

《故乡良辰图》
96x50cm
既卒业,供职《山东青年报》。时值改革开放,百卉萌动。先生日编画稿,夜研八法,青灯黄卷,墨池生春。尝为副刊作连环画《鲁西旧事》,写乡间婚丧嫁娶,耕读渔樵。其中《送嫁》一帧,新嫁娘掩面而泣,老母倚门拭泪,观者无不动容。总编见而叹曰:“此子笔端有血泪,非寻常画工也。”是时虽居闹市,每至休沐,必骑单车访郊野村落。见老农车水,则写其筋骨;观村妇纺线,则摹其姿态。积速写稿盈箧,皆化为后来创作源泉。
乙酉岁秋,调任山东工艺美院。自此绛帐传薪,桃李成蹊。其授课也,不尚空谈,常携弟子入沂蒙山走鲁西南,观农民劳作,画风物景观,践行“笔墨当随时代”真义。有生问人物画要诀,答曰:“昔年见老石匠凿碑,锤落石开,全在腕底巧劲。尔等画人物,当如匠人运凿,既要力透纸背,又要留有余地。”

《寿果图》
96×140cm
2020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先生为人,谦冲若谷。某商贾携重金求画,欲其改民俗题材为都市风情,婉拒曰:“吾乃田间耕夫,只识稼穑事。”平日居所,庭植修竹,斋陈瓦当。客至,则汲泉烹茶,赏玩汉砖陶俑。尝得北魏石刻残片,朝夕摩挲,竟悟出以金石气入画之法。晚年作《乡塾课读图》,童子稚态可掬,塾师严慈并济,窗棂以篆籀笔法写出,梁柱带碑刻风霜,堪称“三分画七分修养”之典范也。
李学明善绘人物,其造型简逸生动,重骨法用笔,以书法意趣入画。笔线恣纵刚健,颇具表现之力。每用夸张变形之法,破写实形拘,以简廓传繁情。墨韵古淡素朴,中锋运笔,遂得浑厚质拙之格,复融民间剪纸之意趣、雕塑体量之凝重。至若意境构图,则幽远平奇,空朗开阔。常置人物于庭阶院后、野岸江汀、田园花树之间,以景托情,境象交融。画面明净通透,丰而有致,尤重留白之妙,酿蓄隽永诗趣。

《人间岁月长》
96×162cm
2020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乙巳年春,晋京中国美术馆办《意无尽》个展。展期数十日,观众摩肩,名家贺彩,艺林震动,媒体谓之“农耕文明之绝唱,新文人画之圭臬”。观者在元日祀祖、上元舞灯、清明插柳、端午竞渡的画作前留步不前…其中《社戏》尤为精妙:老槐浓荫如盖,台上吕布耍翎,台下稚子攀肩,老妪瞇眼,货郎摇鼓,乃至犬卧凳底,鸡啄米粒,无不栩栩如生。《当时明月如水》此帧以瑶轮泻练之夜为境,童侣数十环坐如莲,作丢帕之戏。学明先生惜墨如金,群童墨线写之,衣袂皆用淡赭浅绛,夜空中的圆月一挥而就,若冷玉高悬,其布局尤见匠心:人环虽密而形态各异,俯视构图若古泉镜开,童稚错落相衔,形态各异。学明绘此非仅状游戏之欢,实将逝水年华凝于素缣。观者但见墨彩氤氲间,恍闻昔年笑语穿时空而来,乃知画家非画月,画童趣,实画永恒不易之乡愁也。中国美术院院长遂会商诸理事,破例把此作及《图画恰似归家梦》《星星天》《寿果图》等十幅力作收藏,誉满画坛。

《当时明月如水》
236×238cm
2021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盖先生之艺,贵在返璞归真。其用墨也,似拙实巧,浓处如夜雨润物,淡处若晨雾笼纱。人物开脸尤见功力:老者皱纹似耕犁痕,中间蕴藏岁月沧桑;稚子笑靥如初绽蕾,内含天地纯阳之气。更以诗心入画,题跋每见性灵。《冬学图》署“夜雪封门读孝经,红泥火暖一刁香清”;《渔憩图》题“芦花浅水处,卧看云移时”,直追王孟诗意。近年所作《梦回莘邑》系列,融民间剪纸之朴拙、汉画像石之雄浑、宋人小品之精微,可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有诗曰:
莘野遗风久未消,丹青圣手出蓬茅。
墨池浸月三千斛,素纸涵春四十朝。
槐影犹存社戏鼓,枣香仍染旧时绡。
美术殿堂惊鸿过,十幅云山证道标。
再诗四首:
砚田耕夫数李公,铁划银钩继古风。
莫道民间无大雅,乡情民俗入图中。
布衣蔬食守清贫,笔底波澜自有神。
最是秋宵挥墨处,月移花影画乡邻。
杏坛传艺三十春,桃李成林自有真。
不向长安争席位,泺邑灯火照痴人。
京都展卷动公卿,十幅云绡胜连城。
若问丹青出何处,郎茂山下笔墨精。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新》
41×100cm
2022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跋:余观当代画坛,或崇西洋如饥渴,或泥古法若桎梏。惟李公扎根沃土,以童心观世,以诗魂运笔。昔张彦远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先生晨起即观庭竹生长,暮立常看云霞幻灭,乃至村妪缝补、稚童嬉闹,无不化为腕底烟云。今齐鲁后学争传其作,非独慕其艺,实仰其人也。谚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先生之谓乎?后之览者,当由此赋识艺道真谛矣。
(文/刘志勇,军旅油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乙巳初冬草于舜耕山庄)
李学明作品欣赏

《万物自始生》136cmX68cm


《故乡归来》46X66cm


《故乡元夜》180X220cm


《星星天》60×90cm 2024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从教一岁大家添》136X50cm


《爆竹声里》68X68cm


《清流出山》180X180cm


《故乡元日图》130X40cm


《灯火万家》160X60cm


《更岁图》160X60cm


《瑞雪映照丰年岁》68X40cm


《故乡阵雨》130X60cm


《五福临门》68X40cm


《人月同圆》120X60cm
请横屏欣赏

《柳荫》60X160cm


《天下皆春》60X180cm


《山蔬图》24cmx125cm


《山蔬有真味》26X202cm
(来源:丹青新视点)
画家简介

李学明,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大学荣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