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逐绿向新!山东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6-12 09:20:46

黄海之滨,“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日照港,搭建起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传统港口实现智慧绿色升级;黄河北岸,“千泉之城”济南着眼国家战略需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在新纸上起步作画,共谋未来;古运河旁,“江北水乡”枣庄瞄准新能源新风口,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让老煤城聚“锂”向新……山东一座座城市在时代潮流中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

逐绿:系统协同保障蹚出“和美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质非速的背景下,生态优先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导向,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激发可持续发展原生力量。

“绿”潮澎湃,能源转型要实现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变革,探索绿色生产发展新路子。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山东近年来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开发,着重提升电力调节能力,积极有序开发核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当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9700万千瓦。走进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新驿煤矿,绿色无尘化生产线实现“存煤不露煤”,矿井水处理系统让工业废水变生产活水,实现能源开发的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绿色矿山畅享生态红利。

不越“红”线,用规划引领打造生态新样貌。坚守生态安全边界,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治理,走自然向好的未来之路。山东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系统推进山水林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筑牢鲁中南和鲁东地区生态屏障,推进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工作。在东营,入海段原有的生产、开发建设活动逐步退出,遵循河口湿地自然演变规律,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在成长;在济南,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增加更多生态空间,实现城市地区开发建设方式转变,打造古城中央泉水核心区。

黄河入海口

迎“蓝”而上,以污染防治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建设美丽山东之路上跨步前行。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到美丽河湖建设,再到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推进,山东致力于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青岛是担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龙头”,不断在城市发展多领域厚植绿色底色,大气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完成全市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美丽青岛”建设不断刷新着这座城市的新面貌。

青岛

向新:产业驱动引擎跑出“澎湃动能之势”

科技创新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以新质生产助力发展新动能。

科技是动力源,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山东持续增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山东路径”。近三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保持在12%以上,通过完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新材料、农业、绿色矿山等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近三年全省共实施省重大科技项目449项,集中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有力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山东成武易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工业化量产高丰度核级硼-10酸,打破了国外对核产业关键原料的垄断。同时,科创优势要变发展优势,更重要的在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协调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山东坚持让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和答题人,并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市场,以“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同向发力,为新技术新产品“找婆家”。

科技之“钥”开启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入融合,科技要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山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数字强省、海洋强省和未来产业策源地:积极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活动,山东商务厅联合山东广电等多部门携手,助力“山东制造”与“好品山东”融合发展,提升山东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数字+农业”融合建设,潍坊市统筹建立智慧物联平台、监管平台,应用现代经营模式,以数字化擦亮蔬菜品牌“金名片”,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扎实推动5G、北斗导航等技术对无人集卡应对复杂情况能力,提升日照港等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奠定基础;强化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创新牵引,在元宇宙、人工智能、深海空天等成长性赛道发力突破。

日照港

开放对话以“传统文化之力”助推高质量全面发展

文明建设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力量,山东持续推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以开放对话释放发展势能,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最终目标。

赓续文化命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山东持续推动儒学传承与发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擦亮文化品牌,《齐鲁文库》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深入,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活动顺利开展。重大文化项目引领发展,推进以“四廊一线”为重点的文化体验廊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山东手造”促进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方魔方”鲁班锁、周广胜木雕、临沭柳编,一张张新名片登场亮相。

鲁班锁

促进文化升温,深入推进文明山东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山东着力深化文明培育,推进信用山东和美德山东建设,不断扩展新时代文明建设,统筹打造群众最爱去的宣传文化阵地和志愿服务综合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山东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一村一年一场戏”“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公共文化活动,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公共文化云平台让“文化馆装进口袋”。

弘扬文化自信,营造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氛围,增强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要及时报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成效和亮点特色,及时推广普适性的经验做法,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智慧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发展的新格局。用好对外话语创新支撑平台,以山东国际传播中心扩大外宣媒体和平台影响力,实施“视听山东”“走读山东”等对外传播项目,与世界共同见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与未来。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今的山东,已奏响了生态友好、科技强劲、文明焕新的发展赞歌,未来也将继续为民不忘初心,定好位、挑大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