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开展九大行动,山东四部门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6-17 08:59:34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部署九大行动推动企业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到2025年卓越级企业基本具备条件,到2027年卓越级实现零的突破。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孕育期,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不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在于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夯实“中国制造”的质量基础,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实施方案》从开展卓越绩效模式导入行动、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行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行动、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行动、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开展质量品牌人才遴选行动、开展用户满意度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品牌引领行动、开展质量文化培育推广行动九个方面全面发力。

山东将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成熟度进行评价,综合判断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推动企业积极导入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关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围绕关键过程开展定量分析和精准控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先进质量管理;支持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为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量体裁衣”式质量管理诊断,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山东支持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分析和改进,优化产品和工艺设计,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促进研发平台、应用场景、信息资源等共建共享。

山东将推动企业对质量管理数字化工具、软件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完善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作机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行能力,每年开展省内制造业质量提升案例遴选,发现、总结、推广一批示范性强的案例,引导企业学习典型案例先进经验,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每年,山东都将开展企业负责人数字化培训,普及质量数据标准化管理知识,推动全员参与提升培训,持续做好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

山东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各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市场监管等部门面向企业高层质量、品牌管理人员遴选全省优秀首席质量官,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质量人才积极申报质量专业技术职称。

按照《实施方案》,各地区要将质量提升行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将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纳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的认定条件和评价标准,统筹现有财政资金,对达标经验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的企业分别给予适当支持。到2025年,山东将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200家、保证级企业20家、预防级2家;到2027年,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400家、保证级企业40家、预防级4家。

附: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划分说明

依据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模型和研究成果,将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经验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

经验级

质量管理基本依靠人的技能和经验,未建立先进的质量制度、质量目标和完整的质量数据管理机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数字化未开展或只是实行经验式的管理;未具备基本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水平未达到3σ,过程能力指数未做统计或小于1,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小于90%,对内外部质量损失率未做统计。

检验级

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通过检验手段确定产品质量特性符合标准要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初步开展,收集与质量目标有关的数据并用于改进;具备一定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取得一定的质量绩效,产品质量水平达到3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0%,内部质量损失率大于等于3.0%,外部质量损失率大于等于2.3%。

保证级

质量管理在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应用适宜的质量技术、工具和方法,促进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收集与关键过程有关的质量数据,并用于过程的改进,保证产品制造的质量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具备较好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较高,产品质量水平达到4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33,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5%,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3.0%,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2.3%。

预防级

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基于数据开展全面风险识别和预防,确保企业绩效目标的全面达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全面、持续开展,预防为主、不断改进,收集全过程的绩效数据加以应用并转化为价值;具备优秀的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质量绩效水平高,产品质量水平达到5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67,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7%,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1.5%,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1.0%。

卓越级

质量管理以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障、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全面、持续、系统开展,实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收集供应链上下游质量数据并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战略实施、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能力有效支撑企业以高质量产品、高水平服务超越用户期望和体验,质量产生卓越的经营效益和持续的竞争优势;质量绩效水平领先,产品质量水平达到6σ,过程能力指数大于等于2.00,全过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8%,内部质量损失率小于0.75%,外部质量损失率小于0.5%。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