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应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的邀请,威海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李富胜一行到该校考察交流,了解体验学校在现代化、智能化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并举行了“中华文化促进实践基地”授牌、聘任和赠送文艺作品仪式,李富胜受聘担任外事职业大学客座教授,并同大学生代表互动交流和签名赠书。
徐东升发表讲话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全程陪同考察并介绍了学校建设与发展情况,副校长王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恒强,校长助理孙熙轩等陪同考察交流。威海市文促会主席李富胜,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力,副主席王云鹏、方崇民,副秘书长王刚,资深文化研究员安立、董志强、郭茂田,威海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刚参加了考察交流活动,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江连志主持了授牌和赠送等仪式。
李富胜致辞
江连志主持仪式
李富胜一行到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考察交流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前身是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2018年12月升格为本科院校,2019年5月更名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现有教师1500余人,在校学生30000多人。近年来学校各项建设整体推进、跨越发展,创出了一年建成20余万平方米教学设施的可喜成绩。在徐东升书记和其他学校负责人的引领下,李富胜一行参观了校园全貌和高标准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饶有兴致地观摩和体验了各类现代化教学设施,其中智能化、沉浸式教学设施尤为引人入胜。徐东升介绍说,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不同的职业场景和专业实践环境,极大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这些设施有力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提供了科技支撑与实操条件。
李富胜一行参观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
在随后举行的交流会议和授牌、聘任及赠送仪式上,省文研会、市文促会联合授予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中华文化促进实践基地”称号,李富胜和徐东升共同为实践基地荣誉揭牌;徐东升代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为李富胜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市文促会为学校送上了精心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李富胜赠送了《李富胜文学作品集》5套,方崇民赠送了格律诗集《竹潭集》5本,安立赠送了书法作品《教人求真》,董志强赠送了书法作品《教书育人千秋大业》,陈力代为赠送了郭峰的国画作品《溪山秋气清》,王云鹏代为赠送了王启胜的国画作品《峡江清晓》,郭茂田代为赠送了孙亚光的油画作品《大海情》,李振刚赠送了书法作品《录“增广贤文”语》,徐东升和王建、李恒强、孙熙轩分别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了收藏证书,对市文促会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善举表示感谢。
李富胜和徐东升共同为实践基地荣誉揭牌
徐东升为李富胜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李富胜向学校赠送5套《李富胜文学作品集》
徐东升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方崇民向学校赠送5本格律诗集《竹潭集》
王建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安立向学校赠送书法作品《教人求真》
李恒强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董志强向学校赠送书法作品《教书育人千秋大业》
李恒强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陈力向学校代为赠送郭峰的国画作品《溪山秋气清》
李恒强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王云鹏向学校代为赠送王启胜的国画作品《峡江清晓》
孙熙轩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郭茂田向学校代为赠送孙亚光的油画作品《大海情》
孙熙轩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李振刚向学校赠送书法作品《录“增广贤文”语》
孙熙轩代表学校接受赠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作为著名的高产作家,李富胜与现场学生代表围绕“文学与人生”“文学创作与人工智能(AI)”等话题展开了互动交流,李富胜言辞恳切地分享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谈到了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讲述了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灵感的体验,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文学创作背后的艰辛与坚持。他寄语青年学子扎根生活,拥抱文学,在真实的生活中执着守望,通过文学创造美好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后,李富胜将带有自己亲笔签名的散文集《一缕清风》50本,一一赠送到大学生们的手中,同学们手捧带有作家签名的书籍,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神情,这不仅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他们与文学亲密接触的美好见证,将会长久地定格在同学们的记忆中。
李富胜分享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
李富胜向学生赠送50本散文集《一缕清风》
此次威海市文促会举办的送文化进大学校园活动,不仅丰富和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力增进了社会文化组织与高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为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来源:威海市中华文化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