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走过30年,已经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世界性的节日!
2025年刚进入4月,全国各地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从创意阅读市集到亲子阅读活动,从线下文化沙龙到线上数字阅读,多元的阅读场景与活动,充分展现出全社会对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视。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阅读生态建设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与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扎根于中国澳门的高端智库平台——饕餮智库,凭借其在城市战略研究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充分整合多学科理论与前沿研究方法,构建起一套全面、科学且具有前瞻性的多维度评估体系,进而于4月22日重磅推出了“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
该榜单聚焦公共图书馆资源密度、阅读活动参与率、数字阅读渗透率、文化政策支持力度、文化影响力等12项核心指标,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与严谨的分析模型,打造出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书香城市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精准量化各城市的书香建设水平,更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在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所呈现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为城市管理者、文化研究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与研究依据。
在这份榜单中,中国香港和澳门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位,成功树立起粤港澳大湾区中西文化交融型书香城市的典范。
TOP10城市:多元优势驱动书香建设卓越发展
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位居TOP10的城市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在书香城市建设领域展现卓越成效。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在政策扶持上不遗余力,自2016年起实施实体书店扶持政策,促使实体书店数量超过2000家,平均万人拥有实体书店0.93家,居全国首位。北京还构建起完善的“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阅读推广架构与十五分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重点选题种子库不断完善,助力大量精品力作问世。
北京市居民阅读总指数、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未成年人阅读率、数字阅读接触率四大指标均稳步提升,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领跑全国。
上海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姿态,在书香建设上成果斐然,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位列第二。《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24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7.15%,人均阅读量超10本,数字阅读连续三年成为市民偏好阅读方式榜首,付费行为愈发普遍。
上海书展等活动备受追捧,77.96%的市民在过去一年使用过公共阅读空间,阅读融入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市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广州依托岭南文化底蕴,以多元文化活动提升阅读氛围;成都将阅读融入休闲生活场景,大力发展数字阅读;
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借国际书展等活动融合多元文化、拓宽阅读视野;
杭州文化资源富集,既在数字阅读领域成绩斐然,又打造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特色阅读空间;
澳门凭借中西文化交融优势,构建完善公共图书馆体系,通过全城共读等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
深圳以创新驱动阅读,融合数字与实体阅读模式;
重庆借助山城文化,推动阅读覆盖社区与校园,并发展文旅融合阅读线路;
西安以十三朝古都历史为根基,将古迹与阅读活动结合,焕发传统文化活力。
这些城市在书香文化建设中各展所长,凭借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塑造出了独特的城市书香特色,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分列第3-10位。
省份竞逐:广东省5城上榜位居第一
受经济基础、文化积淀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维因素影响,中国不同地理分区的书香城市建设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华东、华南地区依托强劲的经济实力与开放的文化环境,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引入国内外优质文化资源,构建起完善的阅读服务体系,形成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华中、华北地区凭借庞大人口基数、丰富教育资源及政策引导,深度挖掘楚汉文化、中原文化等地域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阅读品牌,推动阅读活动与本土文化融合发展。
西北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密度,书香城市建设整体规模较小,但西安凭借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在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方面成果突出,成为区域标杆。西南、东北地区立足巴蜀文化、冰雪文化等独特资源,创新阅读活动形式,实现文化特色与阅读生态的有机结合。港澳台地区凭借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文化交融优势,在阅读推广模式、文化产业融合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内地书香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路径。
在此次发布的“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中国内地各省份总体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与竞争态势。
其中广东以5个上榜城市位列榜首,作为经济强省,广东凭借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为书香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吸引了大量优质文化资源汇聚,如深圳读书月等品牌活动就已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山东、湖南、河南、江苏均有4个城市上榜,这些省份各具优势。
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历史积淀为阅读推广提供了精神沃土;
湖南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阅读结合的新模式,如长沙的文化创意产业带动阅读活动创新;
河南人口基数庞大,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大,政府积极引导推动全民阅读;
江苏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构建起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苏州、南京等地的阅读空间极具特色。
这些省份在书香城市建设上的突出表现,不仅反映了当地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表明书香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政策引导等因素紧密相连。
「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全榜单
近年来,全民阅读战略持续深化,已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实现从“倡导”到“深入推进”的实践升级。在此背景下,书香城市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抓手,成为各城市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各地通过系统化建设公共阅读设施网络、创新多元化阅读推广活动、构建智慧化阅读服务平台等举措,持续优化城市阅读生态,形成全民参与的阅读文化氛围。
2025年世界读书日,作为公共文化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澳门饕餮智库依托其在产业经济研究、城市战略规划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与研究积淀,正式发布“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不仅为城市间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搭建平台,推动先进实践模式的跨区域传播,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文化发展政策、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构建覆盖全域、普惠共享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为新时代社会文化繁荣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