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德州乐陵开幕,为山东文旅产业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拉开序幕。
3天后的4月27日,亚洲文旅品牌峰会暨 AT Asia 亚洲文旅大赏在中国澳门隆重启幕,作为大会重要环节,饕餮智库在会上正式发布多项文旅行业权威榜单。其中备受关注的「AT Asia年度中国市辖区旅游目的地 TOP50」榜单揭晓,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青岛市黄岛区、泰安市泰山区三地荣耀登榜,分别位列第16、30和45位。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山东文旅产业的强劲活力,更成为山东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生动注脚。
作为北方文旅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山东省近年来以打造成为“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历史文脉保护、生态价值转化与文旅业态创新。此次上榜的青岛市市南区,依托“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风貌,成功打造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旅新范式。八大关的欧陆风情街区与奥帆中心的时尚活力交相辉映,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工业遗产活化与中山路数字光影秀的科技赋能,让这座海滨城区的文旅体验既承载着百年开埠的历史记忆,又跃动着国际化的都市脉搏。而市南区在榜单中的亮眼表现,正是山东推动“老城焕新”工程的缩影——通过历史街区的精细化更新与消费场景的智慧化升级,让城市文脉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旅动能。
同属青岛的黄岛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核心载体,则以“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战略思维,依托金沙滩、灵山湾等优质滨海资源,构建起“海洋+科技+文化”的复合型旅游体系。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沉浸式影旅体验、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研学项目等,不仅展现了黄岛区在文旅创新中的前瞻视野,更凸显了山东在海洋经济与文旅融合中的示范作用。从传统滨海观光到智慧海洋文旅的跨越式发展,黄岛区的实践为山东“蓝色经济”注入了文旅新内涵。
「AT Asia年度中国市辖区旅游目的地 TOP50」全榜单
泰安市泰山区的上榜,则为山东文旅增添了“山岳人文”的厚重底色。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的所在地,泰山区以创新手法激活千年山岳文化,从岱庙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到泰山脚下的“泰山挑山工”雕塑主题广场,将静态的历史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文旅体验。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不仅让泰山文化焕发时代新韵,更成为山东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案例。
「AT Asia CHINA 2024-2025年度中国市辖区旅游目的地TOP50」榜单覆盖全国17个省份,以文化魅力、服务品质、创新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为核心评选维度,旨在挖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市辖区旅游目的地典范。
三地上榜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山东省在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中久久为功的深耕实践。近年来,山东以“好客山东”品牌为引领,通过“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协同发力,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文旅产品体系。从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节庆IP的全球影响力,到“山东手造”“齐鲁文创”等文化消费品牌的创新孵化;从“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平台的全面覆盖,到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提质升级,全省文旅产业正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供给侧改革。此次三市辖区的集体出圈,正是这一系列举措成效的集中体现。
滕州上榜AT Asia年度中国县域旅游目的地TOP50
值得关注的是,在县域旅游领域,山东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枣庄滕州市凭借“墨子鲁班故里、湿地红荷之都”文旅品牌,成功上榜「AT Asia CHINA 2024-2025年度中国县域旅游目的地TOP50」。
这座千年古县通过鲁班文化节、墨子文化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等品牌节会,刺激拉动文旅多元消费,稳步拓宽旅游消费市场,为山东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样本。从市辖区到县域,从滨海到山岳,山东文旅正以多点突破、全域开花的态势,持续释放“好客山东”的独特魅力。
滕州上榜AT Asia年度中国县域旅游目的地TOP50全榜单
站在新的起点,山东文旅产业一直以创新为引擎,以融合为路径,在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平衡中,探索更具示范意义的文旅发展模式。随着全域旅游格局日益成熟,一幅“山海相拥、古今对话”的齐鲁文旅长卷正徐徐展开,为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