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吴为山丨为时代造像 为人民建言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05 11:54:36

从2008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到201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常委至今,吴为山带着感恩的心,带着为民的情,认真践行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18年的委员生涯,让吴为山对如何履职尽责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政协委员要有勤快的腿,要勤下基层,深入调研,了解各界别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心声,为群众办实事。

18年的拼搏求索,吴为山尽心、尽情、尽力,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1年获首届中华艺文奖、2015年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21年、2024年两次获得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荣获五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吴为山注重将政协委员的履职责任与所从事的美术事业和在民盟中央担任专职副主席紧密结合,力求以专业之力和党派工作回应时代关切、服务国家大局,为教、为学、为艺、为政,互相融通,生动诠释着家国之情怀、人生之价值。

图片

吴为山委员与他的作品《雷锋》

履职尽责,践行政协委员的初心使命

建言资政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吴为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大会审议、双周协商,还是界别讨论、小组会议,都坚持充分准备、认真思考、坦诚建言。从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吴为山共提交了提案46份、大会书面发言14份,常委会书面发言7份;代表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以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口头发言,获得良好反响……

每当回忆起2018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联组会上,荣幸地向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用文化经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汇报,吴为山感到深深的温暖和备受鼓舞。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2018年3月12日走“委员通道”时,吴为山详细阐述了关于如何以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的观点,推动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多年来,吴为山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撰写提案。2011年《关于在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加强书法教学的提案》,为推动书法课进中小学课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1年,《关于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并落实到革命纪念地的提案》获评全国政协好提案,并很快被相关部门落实。

吴为山深深认识到宣传人民政协是委员的责任。作为全国政协书画室常务副主任,他多次深入到内蒙古、西藏、宁夏、四川等民族地区,考察调研、采风写生,以调研报告和写生画卷歌颂新时代,并以艺术创作积极响应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问题的指示,为人民楷模——治沙英雄王有德和受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接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画像。2021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吴为山艺术主持“全国政协委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展(1921—2021)”。2024年,认真落实全国政协领导的部署,他又艺术主持“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展览从立意、内容到展陈语言都凝聚了书画界委员的政治情怀与艺术匠心,既是献礼展,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文化述职。

今年6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和美边疆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同样倾注了吴为山的满腔热忱。站在中国美术馆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吴为山面对着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动情地说:“履职是一项不断向人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场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的修行。我愿意倾心尽力,不负使命。”

图片

吴为山委员与他的作品《鲁迅》

文心铸魂,为中华历史造像

推开吴为山工作室的大门,一股混杂着泥土和金属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踏入了一条贯通千年的时空隧道,这里陈列着数百尊中华历史名人雕像。“一个民族如果要向前走,没有精神、没有灵魂是不行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吴为山有感于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一个宏大的构想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以雕塑为笔,以中华历史杰出人物为塑造对象,为五千年文明谱写下立体的人文史诗。

40多年来,吴为山雕塑的《雷锋》《孔子》《老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等作品收入教材。《雷锋》捐赠给辽宁雷锋干部学院、河南新乡第一中学等十多所学校,该作品还被中国邮政选为纪念邮票。

2021年,吴为山创作的《毛泽东同志在鲁艺》《铁道游击队》《聂耳》《陶行知像》《曹禺》《神医华佗》《诗人孟郊》《明代高僧隐元》立于海内外,以佐证伟大民族历史的客观存在。

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及太原美术馆先后建立“吴为山雕塑馆”。之后,韩国釜山也建立了吴为山雕塑公园。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吴为山雕塑大规模展览。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所院校、众多文化机构及城市公共广场,立有吴为山创作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他们讲述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故事,展示着时代精神。

“我希望以雕塑语言表现历史文脉,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情感、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潜心于塑造大写之‘中国人’。”吴为山如是言之。

图片

吴为山委员与他的作品《马克思》

始终如一,坚持红色主题创作

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吴为山自1985年为江苏盐城创作大型雕塑《新四军东进》以来,已创作了近百件红色题材美术作品。40年来,他创作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陈毅、聂荣臻、习仲勋等,英雄劳模焦裕禄、王进喜等,时代楷模孔繁森、袁隆平、南仁东、彭士禄等的作品,无不震撼人们的心灵,弘扬时代主旋律。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吴为山创作的《马克思》雕像立于德国特里尔,引起世界关注。《马克思》雕像、《恩格斯》画像分别成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邮票图案(中国邮政发行),也成为中文本《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资本论》的封面。

艺术表现历史,在于弘扬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党的初心、人民的伟大。用雕塑塑造精神,是一个艺术家的崇高使命。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抗战时期,周恩来同志的随身公文包内,也装着中文版《共产党宣言》。2021年,吴为山创作的《陈望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雕塑立于上海复旦大学。

自1921年从红船出发,到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百余年来,党旗象征党始终像燃烧的火炬,照亮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在建党百年之际,吴为山创作了雕塑《铁军忠魂》表现新四军的浩然正气,创作了雕塑《文艺的号角》表现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再次创作了雕塑《聂耳》,以铮铮青铜奏响时代进行曲。

作为一位政协委员、艺术工作者,吴为山无比光荣地接受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创作大型雕塑《旗帜》的任务。他克服不利影响,夜以继日,将长21米、高7.1米的气势如虹、迎风招展、永远飘扬的党旗雕塑立到雄伟壮阔的党史馆广场上。2021年,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赞词中如是说:“创作巨型主题雕塑《旗帜》,伟大建党精神旌旗猎猎。”当吴为山接过奖状时,心中升腾起激荡的暖流……2024年,《旗帜》荣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评委会特别奖。这一奖项不仅肯定了雕塑本体的艺术语言,也深刻评价了其所传达出的时代价值与思想力量。

2024年,吴为山为甘肃正宁创作大型雕塑《习仲勋同志》。同时,以“打造新时代的五岳图”为理念,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主创发布雕塑《铸魂五岳》,于泰山之下再塑中国精神的巍峨。

图片

吴为山委员赴新疆开展文化考察,询问当地美术教育情况,并为儿童速写画像。

倾情倾力,助力提升全民美育素质

美,是中华民族品格情操、奋斗创造的形象表征。美育,是一种传授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的教育形式。吴为山深深感受到,政协委员这个光荣身份背后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进美育工作,助力推动“全民美育”系统化,围绕学校教育、社会空间、家庭环境等多个维度,构建可实践、可评估、可持续的美育体系构想。

中国美术馆通过“大师讲大美”“中国美术馆之夜”“中国美术馆云课堂”等公共教育项目以美化人。邀请濮存昕等政协委员走进中国美术馆,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为广大观众进行有声有色的美育。他们的公益出场使观众了解了政协委员的为民情怀。“中国美术馆云课堂”面向全国近百所中小学与社区机构线上开放;“美术馆之夜”打造主题式沉浸型体验活动,吸引大量青年群体与家庭观众参与,成为联通传统与当下的文化场域。

得益于很多教育界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许多院校开展合作,成立美育基地。2024年,中国美术馆联合全国多家美术馆和教育出版社,推动全国美术馆藏品进课本。吴为山与美术馆的同事们把智力障碍、残疾儿童和农民工子弟请进馆内,与他们一起作画,同在党的雨露阳光照耀下,让更多的人共享美育。

美育,还要注重美育理论研究与传播。吴为山坚持每年两次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体在校学员作美育讲座,目前已持续三年。他撰写的《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文章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版,“学习强国”转载,阅读量达986万,点赞量达到26万。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吴为山提出美术馆“如何服务好大众美育”的问题,引起1.11亿网民关注,成为热搜第一。2023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他提交的《关于从三个关键点加强全民美育的提案》,聚焦“立足家庭端美育起点、建设美术馆教育网络、创新青少年审美课程”三方面建议,呼吁系统打通基础教育与社会美育之间的断层,引起政协及教育部相关职能司局的积极关注。

吴为山认为,政协委员的美育履职,不只是建议的提出者,更应是理念的践行者。他说:“我愿以人民艺术工作者的身份,持续推动全民美育理念的传播与落实,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之美、文化之深与生活之善。”

图片

由孔子和老子两尊雕像组成的《问道》组雕,永立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中心的巴特列公园。

以艺通心,用雕塑语言搭建中外文化对话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工作,要求人民政协“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能量”,“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艺术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这些年,吴为山始终带着文化信仰和审美理念,奔走于国际舞台,致力于用雕塑语言搭建起中国与世界之间真实、真诚、真情的对话空间,把“大写的中国人”立到世界,把中国艺术带向国际。

通过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孔子问道于老子》大型雕塑,吴为山表达:文化传播就是传道,只有将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产生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话。

吴为山和中国美术馆的同事们将300件中国的经典美术作品送到墨西哥展出,培训了140名墨西哥志愿者,用西班牙语向世界讲述中国;他们将全体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的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并促成他们将代表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他们说“作品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文化对话,其本质是心灵对话。随着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在世界多个国家落成,它们也成为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鲜活的事例。

巴西将吴为山创作的孔子雕像所立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应乌拉圭邀请,《问道》组雕永立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中心;为俄罗斯创作雕塑《高尔基与鲁迅对话》;《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永立希腊雅典,《天人合一——老子》雕像被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在中国—意大利建交55周年之际,吴为山创作雕像《袁隆平》,永久收藏于意大利自然科学院。这是该院自1753年成立以来首次收藏中国当代雕塑家的作品。

吴为山还应邀赴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希腊等国家举办展览与演讲,用艺术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也多次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等重要会议发言,倡议在文化交流中注重民族美术语言的平等对话与共同创造,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吴为山深信,政协委员的履职不仅是国家文化政策的传播者,更应是文明互鉴的参与者、推动者、阐释者。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担当;是身份,更是行动。十八载履职之路,吴为山以委员之责、艺术之心,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坚守着“以美铸魂,尽心履职”的初衷,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文/刘熙颖 蒲水涵,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艺术家简介

冯骥才 | 何以为山——关于吴为山的雕塑

吴为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文科二级教授,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中国哲学三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席导师,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由于其卓越的成就与影响力,他被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等多国授予院士。2018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继吴冠中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并获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勋章、首届中华艺文奖、全国德艺双馨工作者奖、“中华之光”年度人物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他是写意雕塑理论的首创者,出版十多部专著并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创作近600件作品,陈列于世界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广场。他的雕塑个展曾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国博物馆、美术馆巡展。

代表作有立于德国的《马克思》雕塑、法国的《百年丰碑》大型雕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旗帜》《马克思与恩格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孔子》、中共中央党校的《问道》及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等。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