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赛事+”模式在山东遍地开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获体育总局点赞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9-11 16:54:00

9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赛事+”模式在山东遍地开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获体育总局点赞

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在会上介绍,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对促进消费、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雪鸫表示,近年来,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地举办,以山东为例,今年上半年,全省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113亿元。

从赛事到“赛事+”一场比赛带来N种体验

今年8月,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青岛时尚体育节“斗汽”三人篮球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据悉,仅今年上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已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62项,涵盖水上运动、电子竞技、航空竞技等多个领域,吸引24万人次参与,通过赛事活动拉动消费约2亿元。

今年7月,“V超”开幕,比赛将持续3个月。潍坊16个县市区(含开发区)的480名本土球员参加比赛,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此外,比赛还引入商户展销、文旅活动,构建“体育+消费+体验”的多元经济生态。首周创收2200万元、吸引28万人次,有效拉动城市经济。

今年5月,济南融创国际体育中心内的1.5万名观众见证了2025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春季赛总决赛的巅峰对决。赛事催生了“电竞+旅游”新消费场景,电竞主题酒店、沉浸式体验馆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赛事+”模式在山东遍地开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获体育总局点赞

“德BA”平原赛区,平原县与夏津县激烈对战

此外,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为烟台招远大户陈家村带来多元篮球文化,赛事与万亩智慧农业园区联动,实现“体育+农业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临沂“临超”联赛创新融合体育、音乐与市集,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音乐表演和特色市集带动文旅消费超1.5亿元,展现文体旅融合潜力。

今年夏天,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在齐鲁大地迅速升温,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情。赛事举办地周边酒店民宿预订火热,特色餐饮街区人头攒动,运动装备、文创产品销量激增,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焕发活力……山东的实践,正深度拓展“体育+”的内涵边界,以赛事为纽带,贯通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以赛事之名,“赛”出消费新热潮

近年来,山东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一年举办9万场赛事,以体育之名铸城市之美,坚持以赛惠民、以赛兴业,多措并举发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从攀岩、登山、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的蓬勃兴起,到游泳、帆船、龙舟等水上赛事的重点培育,水陆空立体赛事布局已然成型,让景区经济“活起来、赛事经济“燃”起来、商圈经济“热”起来,形成全民共享的运动热潮。

“赛事+”模式在山东遍地开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获体育总局点赞

4月6日早上,“好运山东”2025山东省马拉松联赛首站——“好运山东”青发控股2025青岛西海岸半程马拉松暨山东省马拉松联赛(青岛站)在金沙滩啤酒城鸣枪起跑

以城市马拉松为例,几十万人报名,上万人一起跑步,千万级别赞助,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山东在全国首创马拉松城市联赛,2024年举办13站赛事吸引20万跑者参与。其中,青岛马拉松推出“号码布就是景区通行证”,赛事期间,72家景区接待游客224万人次,收入1534.46万元、同比增长7.2%。64家星级饭店入住5.7万人,同比增长13.95%。

沿黄河、大运河,沿海、齐长城举办21项引领性赛事,吸引19万人次参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23亿元,拉动相关消费3.47亿元。

融合的伟力,最终沉淀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数据——2024年山东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1071项,直接拉动消费超千亿元。其中,2024年“好运山东”户外运动休闲季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5亿元,对GDP贡献达3.82亿元;2024年全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41.3%,人均体育消费2164元,催生新兴市场。

体育赛事已成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举全力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

赛事经济,“一时红”易,“常年火”难。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价值?

山东的答案藏在制度创新与长远布局中。去年以来,省政府专门出台了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化打造“好运山东”体育品牌,构建“四沿”赛事体系,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赛历,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主题活动,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的长效机制,为赛事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赛事+”模式在山东遍地开花——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全新“打开方式”获体育总局点赞

在“好运山东”旗下,全国首创马拉松城市联赛,近20万名跑者通过13场城市马拉松赛实现了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以赛事为支点,山东正撬动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四沿”赛事体系的深化构建不仅激活了地理资源优势,更形成了山海相连、城乡联动的体育经济新格局。沿海帆船拉力赛串联起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体育文旅经济带,沿黄生态马拉松将运动激情注入流域生态保护,沿山骑行挑战赛让沂蒙山区的农家乐与民宿产业焕发新生,沿路汽车越野赛则带动鲁西南汽配产业集群强势崛起。这种“地理+体育+产业”的立体化布局,使体育赛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同时,赛事经济对山东产业结构的重塑效应正在显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体育器材、渔具、制球等特色产业集群,全省体育领域规上企业达到1536家,20家企业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一,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领域有21家俱乐部征战职业联赛。赛事经济蓬勃发展,连续5年开展山东体育消费季系列活动,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冰雪经济。

这几年,山东还积极发力高端体育赛事的引进工作。一方面,深入开展对引进和申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研究,全面综合评估赛事的影响力与市场价值,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高端赛事引进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以济南、青岛两座城市为引领,精心布局打造赛事名城。为推动高端赛事引进,山东建立健全了涵盖高端赛事项目申报、认证、评估以及奖补的完整机制。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达200场。

(来源:海报新闻综合新华社、大众新闻、闪电新闻、经济导报等)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