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笔下的川南忆与花鸟情,藏着时光温度的手工艺术 | 罗敏新书《折枝记》即将上市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14 15:35:26

罗敏新书《折枝记Broken Branch Flowers 即将上市。

内含《花鸟集》《川南忆》《游春图》三本手工册子,配以「潜泳小孩」艺术手帕、收藏级艺术微喷及「无名小鸟」皮革写字垫板

出版社:重音社Accent Edition

网站accentaccent.com

地址:89 Fifth Avenue, New York, New York

艺术家:罗敏

策划编辑:李骄阳

设计师:9(煦),阿玉,沼泽之地swampland

总顾问/制作监督:水平面设计工作室

印刷承制:穿山甲书籍装帧工作室

出版时间:2025年12月

开本787mmx 1092mm ①1/16,②1/16,③1/8

印数200editions

价格:485usd

书号979-8-9864753-3-2

特别鸣谢:梁猛,闫学元,罗莉,杨凌峰,

Scarlett Xin Meng

编辑手记

在罗敏的画里,一种过于亲近的往日之景如黑白胶卷被手工上色,又从泳池的浅水区逐渐浮现:小时候居住的川南江边小城,暑假学习游泳的体育馆,面目亲切却又模糊的亲人,孩童时期的玩伴,日复一日临摹的字帖,想要逃离却又无所适从的漫长夏天....

一种生成中的记忆双重冲洗了我。就在那脆弱又真挚的,层层叠叠的山石榴,黄桷兰,爬藤月季,酢浆草的枯枝朵中,一切被重新冲洗。罗敏的落花和枯枝,脆弱哀婉又热烈纯粹。花间,人如底片,有的完整,有的破碎,有的在微笑,有的难以琢磨。这些花儿,似乎同时指向未来和过去,同时包含往日的柔情和属于未来的消逝和分离。它们成为了秒表,成为了时针,储存了记忆的水波纹。人的面貌在花中潜泳和聚散。母亲,妹妹,儿子,同学,玩伴,叫不出名字的故人,一闪而过的影子,反复涂抹的影子…

这些画里,人的面貌和表情是模糊的。鸟的白描是清晰的、植物的枝干和纹路是清晰的。我们跟时空的距离是变动的,是在悬崖中回望的。罗敏在一种缓慢而悠长的力量中发明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可贵在于它是与资本主义加速主义的各种产物完全相反的。罗敏如临摹明代名士王宠和文征明的小楷一样临摹当代生活中的花朵,带着一种“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的悠然。而缓慢、清淡,已成为当代社会里最奢侈的东西。

在属于童年夏日的花园里,没有因为紧张而失明的夜晚,没有充满赌博和怀疑的鸟雀,世界还是属于安静的清晨的,携带着无用的密码。后院的植物安睡为美好的标本。花,鸟,故人都在锦灰堆里,尽管他们在现实的世界里不断衰落,但只要画还在,它们就能重新从灰暗的底片中生发出色彩:鱼鳞、泳镜、若隐若现的手、池水、不知名的小鸟...它们重新被花朵点染为米白、蝶蓝、碎红。而每一朵花里似乎藏着另外一百朵花,不变的是,它们将永远保持天真和隽永。罗敏的花花草草,让人在躁欲的纽约做了一场清醒的幻梦。漫游世界,归来时,世界仍旧“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

文/李骄阳,节选自《潜泳落花枝: 罗敏的画(代序))

8.jpg


设计师手记

柔软流淌的生命档案——是构思这本书时最初降临在我脑中的意象。 与罗老师的作品第一次见面时我就被当中某种与回忆余温相近的细腻打动了。也因此被问到是否愿意以book artist’s的视角来为罗老师制作她的第一本艺术家书性质的画册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对我来说,这远不单纯是一份书本装帧和平面设计工作,而是与喜爱的作品与艺术家宝贵的交流和共同创作。

罗老师的画里有种柔软的下潜,是对其对象平静而饱满的注视,也更是对其媒介的——作为一个拥有版画背景且几乎从小就在和纸(与树,浆,水,甚至空气及其中湿气)打交道的人,我强烈地感受到她的画中,纸墨并非只是被动的载体,而是被确实地被想着,爱抚着引进了名为画的空间中的梦游人。

《折枝记》初版设计图样

要将这样的作品转译成书,我几乎确信材料和叙述的“质感”才是其心脏。在从24年春天至今整整8版不同的方案中,我都围绕着质感的编织进行了设计。比如,将书设计为赤裸的三小册让画作徐徐如落水展开,带着对纸和手指接触时摩擦的速度与毛边带来阅读的温存之考虑去选择与处理纸张,比如将朦胧和素材的复合结合进去等等。尽管后期其他设计成员的加入和现实不可抗力所致定稿的版本难免有些取舍(当然,就像做所有的书…)《折枝记》仍是一本承载了整个制作团队无数心血的,有温度的书。在我心目中,它同罗老师的画一样,是小写的,缓慢的,娓娓道来的,总自我打开着,温柔拥抱着走进它的人与时间的。由衷期待着读者翻开,穿过,沉入它的那一刻。

文/Susie Zhu,《折枝记》内页设计与排版师)


这款布袋以罗敏老师出版书籍为灵感,选用浅色麻布的自然质感作为底色,营造出一种淡雅、安静的氛围。设计中融入罗老师的树枝画元素,使书籍与日常物件之间产生温润而含蓄的连接。希望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简洁与平和气息。

文/阿咸布袋外封设计师)

10~1.jpg


《折枝记》由三册手工书与布面封套构成。自2025年1月18日项目启动以来,作为设计与印刷总顾问,水平面设计工作室始终以对纸张、印刷与装帧工艺的深度理解,陪伴艺术家罗敏,将她细腻的视觉语言与情感记忆,转化为可触摸、可抚读的实体。全书以“游春记”“川南忆”“花鸟集”为三大主题:“游春记”回溯个人童年记忆;“川南忆”重现罗敏与母亲、妹妹共度的川南时光;“花鸟集”则借花香鸟语,抒写对自然的深情凝望。这些篇章不仅承载着罗敏对“折枝”这一传统意象的当代诠释,更在纸张的肌理、折页的层次、布面的触感,乃至翻阅时簌簌掉落的毛边纸屑中,完成了一场设计与艺术之间的默契对话。

从概念到成书,《折枝记》始终贯穿着对材料与工艺的严谨推演。书中融合传统胶印、手工丝网印、UV机印与数字印刷等多种技术,并采用筒子页、M折、异形手工折锁等复杂装帧形式。每一道缝线、每一处折角,皆需“恰到好处”的精准控制,方能兼顾结构稳固与艺术表达的完整性。我们更在设计初期即对油墨表现、纸张吸墨性、色彩还原度及装订方式反复推演,确保屏幕上的诗意,能在纸页间原汁原味地重生。在追求美学的同时,我们亦注重经济性与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纸张选型、印量规划与工艺搭配,在不牺牲设计品质的前提下优化成本,使每一本书在美学、功能与预算之间达成精妙平衡。因此,《折枝记》不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次艺术与工艺共舞的温柔实践——罗敏的诗意与记忆是种子,工艺的精准与设计的巧思是土壤,在2025年的春意中悄然生长,最终化为掌中可抚、眼中可读、心中可藏的纸上花园。

文/猛,总顾问和监督)

11~1.jpg

12.jpg


艺术家手记

在知道重音社之前就认识了骄阳。2020年我在纽约的展览开幕时,来了一个戴着口罩都看得出白皙皮肤的女生,她跟我非常轻松地打招呼,说是一个老家的叔叔让她过来看我的画展。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一是这个叔叔是我的老朋友,我也有好多年没有见到了,他也算是我最早的藏家;二是这个来自遥远川南的小女生,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就这样,我很自然就关注到“重音社”。之后每次去纽约也会跟这个漂亮独特的女生约了聊聊天吃个饭,感觉非常亲近。2023年我计划出一本有关自己纸本绘画的书,在跟其它出版社磨合期间,偶然跟骄阳聊起了这个话题,感觉她提供的思路更接近我的想法,于是决定让重音社帮助出版和发行这本书。我们一致认可想做一本手工的、材质柔润的纸本画册。我们从众多设计师人选中选出了从罗德岛艺术学院毕业的煦,24年正好煦回北京休假,她把刚打样出来的样书带来我家,她是一个外貌柔弱声音纤细的女生,像极了日系美少女。书的样本让我非常惊喜!甚至忽略了这已经不是一本小书,而是三本不同尺寸叠加为一套的手工艺术品。

我们协力推进着制作的种种细节,但是我们的设计师,印厂师傅,出版人,还有画室的工作人员,分散在纽约、北京、加州、纽约和其他地区,时差非常复杂,跨时差的国际协作,样书落地,具体细节的操作、成本管理等,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后来,有印刷和后期制作总监督梁猛的加入,我们重新调整了落地方案和细节,并坚持使用了原先手工书籍制作方,终于完成了书籍的主体部分。之后我们还添加了书的布袋、嵌板、外封、手帕等部件的设计和制作。耗时接近三年,我们这本凝聚了无数人的热情和心血的画册即将问世了。回忆整个过程,饱含着每一个设计师、出版者和书的作者,相互合作的满满善意。我们期许着把这本有温度的画册放在喜欢它的读者面前,也非常珍惜这限量的200套书,愿它带着美好去往远方。

文/罗敏

13~1.jpg

6.jpg

7~1.jpg

16~1.jpg

17.jpg

18~1.jpg

(来源:重音社Accent)

艺术家简介

“如花在野——罗敏作品展”9月28日将在北京开幕,展期至11月28日

罗敏,生于四川泸州,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主要个展和双个展:“故园·别处”——罗敏、邢丹文双个展,2025(成都画院美术馆);“植物日记”,第九届艺术长沙,2024(长沙市美术馆);“灯火阑珊处”,2022(上海沪申画廊);“花间·慢”,2021(北京画院美术馆);“幸存的诗意”,2018(巴塞罗那米格画廊);“它界之花”,2017(西班牙马拉加阿拉劳林罗宾松文化中心);“日常之镜”,2011(北京今日美术馆)。

主要群展:济南国际双年展,2024,2022(山东美术馆);成都双年展,2023,2021(成都天府美术馆);“雾之后第一朵花——东方与东方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2023(巴塞罗那文森之家高迪现代艺术博物馆);“新锦灰堆——当代绘画的新感知”,2021(广东省美术馆);“自·长物志”——第五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主题展,2020(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责任编辑:王浩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