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宋庄艺术区·户外美术馆计划2024——工作室雕塑大展 | 庞渤:通过抽象的形式,挖掘事物的内在本质与精神内涵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2-20 15:16:08

1.jpg

展览名称

宋庄艺术区·户外美术馆计划2024——工作室雕塑大展

策展小组

朱尚熹、胡学富、钞子艺、徐嘉敏、朱传经、朱羿郎

布展规划执笔

朱羿郎

布展实施

朱传经

指导单位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委员会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雕塑协会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陶瓷协会

支持单位

宋庄艺术区党委

北京铭世经典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一辰清风文化传媒公司

参展艺术家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黄兴国,李刚,胡学富,蒋佑胜,赵磊,庞渤,章华,庞少贤,张飙,窦付坤,孟德武,陈辉,马军,杨春,冯崇利,刘忠伟,罗承志,朱尚熹、朱传经,邵旭,段维国,曹智勇,吴梁焰,钞子艺,钞子伟,萧立,丽莎,乔迁,刘水洋,祁威峰,袁文彬,巴拉特(印度),丽金(印度),王振林,金志鹏,朱羿郎,李惠东,张沥丹,柳青,王刚(40位艺术家)

展览前言

“户外美术馆计划”的学术意义从根本上讲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作品直接进入户外公共空间,凸显了艺术家群体以自己作品参与了当代文明和社区文明的建设,公共空间成为了没有围墙的美术馆的概念。这种模式最为直接的针对对象是那种同质化严重的、命题式的、雇佣式的所谓“城市雕塑”项目。那种融合了长官意志的命题创作,之于艺术家无非是挣钱的商业项目,往往由于言不由衷,甚至雕塑家们都不愿意在立起来的东西下署名。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中,注重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参与其中,以具有特色的差异化的艺术发声,丰富高品质的城市文明,碾压先前的那种商业性雕塑的同质化,我觉得这才是雕塑与公共艺术领域的新质发展的价值取向。二是关于雕塑与环境尺度的反思。在命题作文式的城雕年代,好像注重作品与环境的尺度貌似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唯一的铁律。然而,当我们见过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比利时安特卫普露天雕塑博物馆陈列的雕塑作品时就会发现,雕塑既可以有与户外环境(包括建筑环境)发生关系的大尺度作品,雕塑同样可以有与作为人的自身尺度发生关系的小作品。其实后者在人的行为中更具有当代公共性价值观。我们常说的零距离和公共互动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本次“户外美术馆计划”雕塑首展,丰富了宋庄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趣味。当公众在逛街脚步的行进中,阅读和体验各种与作品关联的空间,或围绕作品进行体验式观赏,或停留驻足片刻,或擦肩而过并回眸……当人们生活在有艺术意味的日常中时,策展与实施小组的目的就达到了。

(文/朱尚熹,策展与实施负责人,2024年12月27日)


庞渤展出作品

1.jpg

《芳》/金属/高300cm/2024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2.jpg

《芳》(另外视角)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3.jpg

《芳》(另外视角)

学术点评

抽象之维:庞渤的雕塑艺术探寻

在当代抽象艺术领域,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教师庞渤作为津门雕塑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以其具有个人特征的雕塑创作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早年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的经历,为他的艺术之路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而参加《雕塑》杂志组织的“全国抽象雕塑培训班”的专业培训,影响了他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也成为他艺术创作是的重要转折点。他先是跟随德国著名雕塑家约克·普利斯卡特研习抽象雕塑的理论与技法,打开了抽象艺术创作的新思路;后接受了美国著名雕塑家比利·李以及中国著名雕塑家朱尚熹、秦璞等人的抽象雕塑创作观念,并积极与国内外抽象艺术家交流切磋,拓宽了艺术视野,丰富了表现手法。这些经历,使他从传统雕塑的具象表达中跳脱出来,开始用更纯粹的形式语言探索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无限可能。

庞渤参加北京宋庄户外美术馆计划之工作室作品大展的《芳》,标志着他在抽象雕塑创作上的一个突破。从造型上看,《芳》摒弃了对花朵具体形态的描绘,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和富有韵律感的曲面构成主体。它没有明确的花瓣、花蕊等具象元素,却通过独特的形态组合,让观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花朵绽放的姿态与活力。这种对形态的抽象处理,赋予作品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激发观者的想象力,使其在脑海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芳”之形象。在材料运用上,他为《芳》选择了具有现代质感的金属材料。金属的光泽与冷峻质感,与作品抽象的造型相得益彰。金属材料的坚固性,让雕塑在呈现灵动形态的同时,又具有稳定的结构感,展现出刚与柔的平衡。在早中晚不同光线的映照下,金属表面的反光与阴影不断变化,为雕塑增添了动态的视觉效果,使《芳》在不同的时间和角度下都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当然,色彩的运用也是《芳》的一大亮点。作品整体采用了清新淡雅的色调,仿佛是花朵散发的柔和气息。这种色彩选择,不仅强化了作品“芳”的主题,更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让观者在欣赏雕塑时,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愉悦。色彩与造型、材料相互融合,共同塑造出作品独特的艺术意境。

一定意义上来说,庞渤的抽象雕塑创作是对传统雕塑观念的反思与突破。他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形式,挖掘事物的内在本质与精神内涵。他的作品鼓励观者积极参与到艺术解读中来,每个人都能从抽象的形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点,从而使艺术成为一种多元的、开放的交流方式。例如《流体》,通过独特的线条与形态,传递出一种流动、变化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动态与宇宙的变幻,这种对抽象概念的巧妙表达,使作品具有了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内涵。在《史迹》《遗》《友邦》等作品创作手法上,他大胆创新,尝试不同材质的特性与表现力,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质感与视觉效果,使雕塑在空间中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庞渤在从事高校艺术教学、科研的同时,潜心致力于艺术与空间、艺术与人文、艺术与材料、艺术与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做了一些数字雕塑方面的尝试。在公共艺术领域,他创作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比如《节日》参加2018年第二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并获评委奖,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与周围的公共环境相融合,为城市空间注入了活力与艺术氛围。《品》《乐》《声》《风葵》等作品陈列在公共空间中,不仅是一件件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品,更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文化符号,能够引发社区公众对家园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赞美。

总体而言,庞渤的雕塑作品主题多元,涵盖了体育、历史、生活、自然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创作深度。而他在造型、材料、色彩和空间表现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则为当代抽象雕塑的探索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范例,体现出了抽象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无限潜力与价值。他在公共艺术领域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促进文化传承、公众审美提升、推动地方文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徐永涛,艺术评论家、宋庄雕塑协会理事、《雕塑》杂志副主编)

庞渤代表作品

5.jpg

《怒射》/1997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6.jpg

《梦的空间》/1999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7.jpg

《东方红,太阳升》/2000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8.jpg

《日月随想》/200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9.jpg

《恋曲》/2005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0.jpg

《流体》/2016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1.jpg

《品》/2018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2.jpg

《史迹》/2018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3.jpg

《工业时代-系列-动力之门》/2019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4.jpg

《工业时代-系列-文明》/2019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5.jpg

《友邦》/2019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6.jpg

《遗》/202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7.jpg

《风葵》/2023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8.jpg

《乐》/2024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19.jpg

《声》/2024

(来源:宋庄雕塑协会)

艺术家简介

4.jpg

庞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雕塑专业教授,雕塑专业主任。天津民盟画院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艺术创作:

1997年10月《怒射》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

1999年12月《梦的空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收录于《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集》

2017年3月《流体》入选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雕塑作品展,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并做专题发言

2017年8月《回》参加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翰墨书丹心、共筑中国梦”美术作品展

2018年12月《节日》参加2018年第二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获评委奖

2018年12月《易》《日月随想》入选第九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高校雕塑专业师生作品展

2019年10月《回•恋》参加“生命•生态•生活2019年中国雕塑年鉴展”

2020年3月《疫》《境》《道》发表于《雕塑》杂志

2019年12月《“工业时代”系列》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实验艺术展

2020年8月《工业时代》获《雕塑》杂志2019年度最佳公共艺术奖

2023年3月荣获2022“虎门杯”中国国际高校色彩设计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

2023年7月《灿》入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我塑父母——为人民塑像”专题雕塑展

2023年11月《风华》《史·迹》参加《雕塑》杂志主办“艺术为城市赋能”2023青岛公共艺术邀请展

2024年9月《记忆中的微笑·恩师李军》入选2024“我塑我师——为人民塑像”专题雕塑(油画)展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