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艺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贺绚绚,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陈金华、副主任兼秘书长汤志义、副主任杨佩璋、寇焱、何振纪,副秘书长张泽国,委员王玉文、赵斌、余潮松、胡本七、武非、李小军、苏国伟、唐影、张玉惠、张俊、李娟、潭大利和秘书处罗阿华、高尚参加。陈金华在会上做年度工作报告并汇报今年工作计划。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讲话
会上,屈健代表中国美协向漆画艺委会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漆画艺委会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屈健在会议上说,中国美协在中国文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服务基层、服务美术工作者的宗旨,努力展现中国特色、塑造中国形象、彰显中国风采、弘扬中国精神。作为美协的重要组成部分,艺委会是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的重要平台,是履行美协职能的重要抓手。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希望各位委员深入挖掘漆画的文化内涵,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创作中体现中华文化基因和时代精神;加强对高校漆画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应注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匠的培养,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展览体系,同时积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漆画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并通过多种媒介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希望各位委员积极探索漆画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推动漆画从工艺话语向当代艺术话语的转型,将漆画艺术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家重大公共艺术项目、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项目、美育项目,让漆画艺术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漆画艺委会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美协组建的漆画专业的学术性专家组织。多年来,漆画艺委会始终坚持学术立身之根本,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担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普及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漆画艺术的职责。按照中国美协工作要求,漆画艺委会通过召开本次年会,开启了新的工作起点,与会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围绕中国美协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展开讨论,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漆画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陈金华、汤志义发言
一、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漆画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漆画艺委会主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陈金华强调,新一届漆画艺委会将继续提高站位,围绕大局,认真落实中国美协发展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和学术引领作用,致力于新时代主题性美术的开拓创新,引导广大漆画创作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研究规律、构思立意、形式探索上形成新认识、瞄准新高度、追求新意境,树立美术创作的精品意识,把握时代脉动、真情投入生活,以普通人反映大时代、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尺幅表现大境界,展现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水准和风貌,以可视可感的美术方式呈现时代精神图谱。
漆画艺委会委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漆艺系主任苏国伟,漆画艺委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讲师谭大利,漆画艺委会委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张玉惠提出,要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念,厘清漆画和工艺美术中的漆艺界限、当代漆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的界限、漆画与漆绘等问题,塑造新时代漆画艺术发展的多元样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在尊重艺术创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础上,对中国漆画学术标准和发展导向问题形成默契和共识,在创作上更好地引导艺术家和从业者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艺委会的学术公信力和权威性。
苏国伟、谭大利、何振纪、张玉惠发言
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
培育多层次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文化持续发展的支撑。漆画艺委会主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陈金华提出今年要办好艺委会届展“第七届漆画展览”,应认真梳理艺术文脉,展示漆画当下最新的探索成果,发现新人,不断完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届小幅漆画展览”等相关学术研究展等也列入了计划,研究方案准备申报,夯实研究基础,推进中国漆画面向未来。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汤志义,漆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何振纪,漆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鲁迅美院漆画工作室主任张泽国,漆画艺委会委员、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武非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2003年至2018年漆画艺委会举办的十届全国漆画高研班推出了众多骨干艺术家,为中国漆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应依托全国各地重点高校,为漆画人才培养打好基础。同时,在教学教研、作品展览等方面加强交流,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学习的平台,促进后备人才培养。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院长寇焱,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院附中校长张俊建议,推动中国漆画高质量发展,打造后备力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加强漆画专业建设。特别是本科教育,联合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制定规划,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二是强化漆画理论建设,加强与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在全国范围开展漆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尤其是为漆画发展滞后、空白地区的青年漆画爱好者提供系统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漆画艺委会委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漆艺系主任苏国伟认为,应继续推动各省市举办漆画人才培养活动,一种面向精英,将全国有潜质有基础有水平的好苗子选出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严格要求;另一种是普及性的,培育受众群体,扩大漆画队伍。漆画艺委会委员、广州美院漆艺教研室主任余潮松在具体措施上也结合有关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张泽国、武非、寇焱、张俊发言
三、打造国际化展览平台,提升漆画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美术对外交流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美术的最新发展,使各国人民在“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汤志义表示,应大胆走出去做展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漆画艺委会将择机让漆画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书记杨佩璋,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斌认为,应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建议成立专门网络平台,形成永不落幕的展厅,在文化交流互鉴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更具说服力,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漆画艺委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胡本七认为,要认真研究中外美术史,通过研究可以更深入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借鉴和吸收不同艺术形式的精髓,从而推动中国漆画主题创作的完整性。
杨佩璋、赵斌、李娟、唐影发言
四、推动艺科融合与创新发展。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激发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转型,也为艺术创作提供全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斌提出,在新质生产力下,要探索在AI智能时代促进漆画与智能、时尚相结合。当前亟须由漆画艺委会牵头构建一套新的艺术评价体系,适应数字艺术特质的评价标准。
数字媒体在技术上可以实现高度的视觉沉浸,且数字媒介具有“用户友好”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快速轻松地创造并共享内容。漆画艺委会委员、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武非,漆画艺委会委员、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娟,漆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美院设计学院手工艺术系主任唐影认为,漆画要从漆材料的媒介物性构建绘画视觉新图像,而不是沿袭传统漆工艺技法。所有的传统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大漆作为材料,要和当下的审美与生活发生关系,才能产生当代的艺术。当代漆画的发展不能满足于传承既有的样式,要守正创新,多元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探索更多可能的世界与世界的可能,让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余潮松、胡本七、王玉文、李小军发言
五、服务社会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中,乡村作为文化根脉之一,其全面振兴不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更是文化兴业、文化富民的关键所在。漆画艺委会主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陈金华提出,漆画艺委会将继续做好艺术惠民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策划对口支援和公益活动,赴重点地区进行艺术赋能,唤醒他们成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讲述者,让美术社会实践与乡村全面振兴互构共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漆画艺委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玉文表示,要发挥委员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河南、河北漆画艺委会的联系和交流,逐步形成华北地区漆画发展的大格局。
城市美学形象的塑造是一种综合艺术行为,漆画有着传统艺术的古典美学精神沉淀,对城市美学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漆画艺委会将积极推动漆画在城市公共空间领域的发展与开拓,将传统艺术的元素、理念和精神通过现代语言与方式,重新编织进城市的肌理之中,从而创造出兼具传统艺术美感与文化特色的城市美学形象。
漆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美院设计学院手工艺术系主任唐影,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斌从非遗角度提出,为响应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传承,非遗文化高质量当代发展的要求,漆画艺委会可以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实施对口支援,向他们赠送专业图书,甚至结合文创使之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拉近漆画和公众的距离,让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火起来”,推动中国传统漆艺产业的复兴,让国家的文化瑰宝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
艺术教育培养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跨界思维的能力,它让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漆画艺委会委员、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小军提出,漆画发展应该从儿童抓起,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漆画美育浸润活动或漆画特色工作坊,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设漆画体验、欣赏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触摸艺术、表达创意。
本次会议取得了预期的学术成果,明确了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委员们一致认为,艺委会应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作用,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发挥在团结美术家、引领学术、指导创作、开展高层次专业活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国漆画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合影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