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江苏调研指导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7-09 15:29:20

74.jpg

江苏站专家合影留念

“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集中展示全国画院系统创作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2025年“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协办,将于2025年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展出。

75.jpg

江苏站调研会现场

为确保展览高质量呈现,依据“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展览办公室的工作安排,7月7日,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专家组赴江苏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此为专家调研第九站。

76.jpg

77.jpg

江苏站专家组观看草图

在专家组召开的调研会上,徐钢首先介绍出席嘉宾,孙士泽致欢迎辞,随后高云、曾来德先后致辞,陶宏介绍“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筹备情况。调研会议由陶宏、徐钢共同主持。

78.jpg

江苏站会议现场

此次调研工作专家组由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领队,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陶宏为副领队;特邀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原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巡视员高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宏伟,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陈风新,中国国家画院版画所原所长杨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俞晓夫等为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孙士泽,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方向军,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毅,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徐钢,江苏省书画院院长徐燕,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栾剑,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宇文家林,南京书画院副院长、金陵美术馆副馆长韩非,苏州国画院院长孙宽,扬州市美术馆(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徐震,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书画艺术杂志社)馆长顾真真,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馆长干露,江苏省书画院院长徐燕,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唐朝轶,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干部张弦弛,中国国家画院信息中心吕高鹏,《中国美术报》记者王甜等嘉宾及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及各地市书画院部分在职专业创作人员出席了调研活动。

79.jpg

孙士泽致欢迎辞

孙士泽首先代表江苏省国画院对莅临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强调全国画院展是展示创作成果、繁荣美术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随后他介绍了江苏筹备情况:一是及时部署、广泛动员;二是组织艺术家深入一线采风写生拓展思路;三是全面统筹指导。目前江苏省19家画院及美术馆申报作品25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等。他回顾了作为“新金陵画派”发源地的省国画院近70年辉煌历程及“其命惟新”的学术宗旨,指出近年来画院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精品创作,完成了《大运河史诗图卷》《长江春色图》《水韵江苏》等重大主题创作,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取得优异成绩(中国画入选50件、进京8件),并策划了典藏精品特展等活动。最后,他表示江苏美术创作仍有提升空间,恳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要求全省画院系统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精心组织好后续创作、遴选和把关工作,并再次恳请专家组倾力指导,共同推动江苏美术创作高质量发展。

80.jpg

高云致辞

高云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画院对江苏美术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并对专家组冒着酷暑开展调研表示敬意。作为参与过第三届至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的评委,他强调该展览是职业画家高水准的展示平台,其作品应该具备三大核心特质:一是标杆性,要成为衡量艺术质量的标尺;二是引领性,要发挥学术引领的作用;三是代表性,要成为当代艺术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最后,他呼吁江苏省美术工作者认真汲取专家建议,以“画好才是硬道理”为宗旨,潜心创作出“既能让专家叫好,又能让大众叫好,还能让后人叫好”的精品力作,为自己立身,为江苏争光,更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立传铸魂,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81.jpg

曾来德阐释调研主旨

受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委托,曾来德率专家组赴江苏开展“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创作调研。他在致辞中表示,江苏作为文化艺术大省和中国画创作重镇,其雄厚的美术创作实力令人震撼。本次调研旨在传达文化和旅游部办展精神,深入了解地方创作动态,推动展览高质量筹备。他强调,该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重要平台,具有三大独特价值:一是权威性,作为唯一覆盖国徽标识的全国性画院专业展览;二是专业性,评审结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三是引领性,承载着发现人才、塑造时代艺术标杆的使命。他回顾全国画院系统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保持繁荣发展的历程,指出当前画院人才辈出的盛况印证了国家文化战略的前瞻性。调研组将通过座谈交流、创作观摩等形式,全面学习江苏经验,期待江苏美术界以此次展览为契机,继续发挥示范作用,共同谱写中国美术事业新篇章。

82.jpg

陶宏介绍九届全国画院展览筹备情况

陶宏介绍了“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筹备情况:一、展览规格实现历史性突破,本届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协办,标志着其已升格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常设展览平台,与全国美展共同构成中国美术双峰格局。二、作品征集与评审机制全面优化,在涵盖中国画等七大类并新增综合材料画种基础上,严格保持750件总规模(550件入选+200件特邀),大幅提升学术标准,严控同质化;评审于9月在中国国家画院初评,10月终评并在广州开幕;入选作品将由文化和旅游部发放证书,作为评审和单位评优重要依据;后续将精选约200件作品在北京及全国其他城市进行国内、国际巡展。三、创作导向与时代使命明确,要求艺术家立足自身风格创新,强化学术性、标杆性、引领性,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准则打造力作。期待通过此国家级平台,汇聚当代中国美术的探索精神与创造活力,以深植传统、观照时代的艺术语言,构建具有中国气派、时代气象的美术新高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鲜活的美学注脚与精神滋养。

83.jpg

江苏站看稿现场

在持续三个多小时的调研工作中,专家组成员通过“数字展示+原作观摩”的方式逐一观摩了250余件预送审作品草图并对其进行点评,分别从主题、形式、技法、观念等各方面为预备参评作品提出建议和意见。会议最后,专家组成员分享了观摩感受,并对江苏画院系统的画家提出了殷切寄语和期望。

90.jpg

何加林发言

91.jpg

江宏伟发言

92.jpg

袁学军发言

93.jpg

陈风新发言

94.jpg

杨越发言

95.jpg

俞晓夫发言

高云在总结讲话中衷心感谢专家组对江苏作品的肯定及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强调这些指导为江苏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提升指明了方向。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突出“新意”,要求作品突破固有模式,展现职业画家的学术探索与创新特质,避免同质化创作;二是追求“美而精”,在艺术表现上既要注重美感,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更要注重艺术规律,以工匠精神讲求笔墨精妙,制作精良;三是立足“精深”,追求内涵深度,实现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同时以高格调、高品位的创作标准,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高云特别指出,江苏画家应珍惜此次专家指导机会,认真消化建议,在学术创新上勇于突破。最后他感谢江苏省国画院的高效组织,勉励全省美术工作者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强化艺术担当,用具有标杆性、引领性和代表性的创作成果,为美术事业谱写新篇章。

何加林表示,江苏省国画院组织工作系统高效,地市县画院积极响应,有效提升了职业画家对展览的重视。作品整体呈现精品突出、中游作品居多的特点。他强调需规避“国展体”套路,如刻意切割画面、平涂色块、概念化造型及拼凑元素等问题,部分地方作者基础笔墨能力有待加强。他肯定了江苏美术实力扎实,部分作品展现了个人语言与深刻寓意,但目标不应仅满足于入选数量,更应冲击奖项,体现江苏作为美术强省的引领作用。对比上海、山东等省,江苏在人物画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建议深挖潜力,强化时代主题与生活体验,以精品力作彰显文化力量。

江宏伟表示,当前展览因征稿规定,创作者常为追求墙面冲击力而勉强创作不适宜的大幅作品,导致内容重复、观感疲劳。他呼吁专业机构应发挥所长,投入聚焦绘画语言研究,品质至关重要。建议展览可结合中小尺幅作品,根据创作者特点规定画幅,并在专属空间展示其对绘画语言与表达方式的研究成果,避免统一规定限制潜力,更好地呈现绘画品质与特色。

袁学军表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调研团在江苏活动中,充分感受到江苏作品在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上的扎实根基,涵盖工笔、写意等门类,彰显了文化大省与艺术强省的特质。他针对展览提出三点建议:一要选题紧扣时代主题,如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乡村振兴、“科技强国”等题材创作,体现艺术为国为民的担当;二要在选题确定后,着力强化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法的精研细磨;三要提升作品思想高度与深度,善于通过小场景折射大时代,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使作品饱含深情与心力。他期待江苏以此充分展现文化力量,为全国画院展呈现更具高度的创作成果。

陈风新表示,江苏省国画院在短时间内组织全省画院系统250余幅作品,涵盖各画种且亮点纷呈,其高效筹备令人赞叹。他特别指出,一幅以“白菜”为题材的作品视觉表现力突出,若能在水墨处理上增加泼墨破形手法,将更显意蕴醇厚。

杨越表示,江苏作为艺术重镇,其版画尤其是水印木刻版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始终引领发展前沿。他观察到当前画院系统版画创作呈现新态势:部分此前版画力量薄弱的地市,近年通过引进年轻版画家,创作水平显著提升,在近几届展览中质量稳步提高,这与各地重视人才发掘密切相关。他认为相较全国性展览,此次展览内容更为丰富多元。江苏作为版画大省,需在延续传统优势的同时,着力解决部分画院版画力量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外引人才、加强展览交流等方式提升水平。他期待江苏版画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中展现更优成果,为新一代版画家提供成长平台。

俞晓夫肯定了江苏的年轻画家具备创作有正能量且非概念化题材的潜力,但亟需切实扶持与提高,尤其缺乏深入分析、把握画面细节(非照片式精细)的能力。他认为中国画中山水、人物题材基础尚可,但开掘深度不足导致艺术表达形式吸引力欠佳,突出表现为同质化严重,以及对某些创新形式移植不当。他强调解决画面具体问题需画院学术体系加倍努力。他特别提出应鼓励探索人工智能(AI)题材,主张突破传统形式束缚,探索智能化艺术表达。

96.jpg

徐钢发言

97.jpg

栾剑发言

98.jpg

宇文家林发言

99.jpg

韩非发言

100.jpg

孙宽发言

101.jpg

徐震发言

102.jpg

顾真真发言

103.jpg

干露发言

104.jpg

徐燕发言

徐钢表示,江苏省将有序推进工作:首先精心组织筹备,继而落实推进,最后依据专家组意见调整完善,确保最终呈现精美作品。他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及克服酷暑、远道而来的江苏省13个地市画院领导和骨干创作人员(如南通等地画家星夜兼程),并感谢各方协助解决大型作品运输难题。他强调,据各画院反馈,目前全省画家正全力投入创作,他对最终呈现精彩作品充满信心。

栾剑强调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打破单一画种界限,坚持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创作“一前二全三重点,时事共进抓落实”的多门类协同创研机制,组织“两院一室”艺术家深度参与。馆方将重点提升创作质量,依托专家指导优化作品表现力。后续将召开专题创作会系统落实调研精神,全面梳理专家建议并制定提升方案,组织全体精锐力量冲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确保以最高专业水准展现美术馆艺术创作新成果。

宇文家林表示高度重视本届展览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书法作品创作。针对书法门类中大小字作品(如小行书与大字)的比例协调问题,他指出当前展览中书法比重虽相对有限,但关键在于把握风格取向与多样性呈现,这将是未来阶段需重点突破的方向。

韩非认为,“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学术标杆意义与行业竞争强度均实现了质的突破——它不仅是画院体系专业队伍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在高规格专业平台上的大比拼。对参展机构的专业积淀与创新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他表示,“南京书画院已明确将其列为全院重点工作,调研会结束后将第一时间向刘春杰院长专题汇报本次专家组调研的建议与意见,结合书画院实际制定详尽的备战方案,确保创作动员工作层层落实、精准到位。通过专项创作动员解读本次展览的学术导向,深度践行‘新、美、精、深、高’的创作理念。力求让每一件作品都兼具学术高度与时代温度,最终在未来的展览中全面展现南京书画院作为专业艺术机构的底蕴与活力。”

孙宽针对“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建议优化作品报送机制,他指出仅凭电子图片难以全面评估创作水准,后续将推动院内完善实物观摩环节以激发创作潜能。他强调,专业画家应当以此次国家级展览为契机,对标更高艺术标准,在创作中深化学术探索与社会价值表达,通过精品力作锻造拔尖人才,彰显画院系统的专业担当与时代使命。

徐震表示,“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作为专业画家的重要展示平台,其创作自由度与艺术探索性独具特色,堪称“专业标杆性展览”。他赞扬中国国家画院通过该调研为基层画家特别是青年创作者搭建成长通道的担当精神,强调本届展览对推动专业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表态扬州市国画院的美术工作者将会精心备战,在创作中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展现职业画家的专业水准与艺术追求。此次调研为基层画院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扬州市国画院将认真吸纳专家建议,全力提升创作质量,为展览贡献具有江苏特色的精品力作。

顾真真表示,作为1979年成立的专业机构,无锡市书画院始终注重学术传承与专业建设。她指出“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激发创作活力的重要契机,有效促进省内画院间的交流互鉴。她高度认同专家组强调的学术专业性,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精神传达给全院画家,强化专业画家的责任意识。她期待未来能常态化开展专家指导活动,通过展示创作手稿、交流创作理念等方式,持续提升画院创作水准,为全国画院系统贡献更多具有学术深度和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

干露表示此次调研会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创作方向问题。她指出,专家现场点评使创作团队清晰认识到提升空间,她将系统整理建议并精准传达。目前淮安书画院已储备多件待完善作品,后续将聚焦学术性深化调整,组织艺术家精心打磨。她强调,此次观摩学习为地市级画院提供了交流、指导,淮安美术团队将以高标准推进创作,力争在“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中展现专业水准与地域特色。

徐燕表示,此次调研会为专业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江苏省书画院虽建院仅十年,但已锤炼出全面发展且实力较强的专业团队。她强调,此次专家的现场点评激励了青年艺术家,后续将组织专题传达会深化学习成果,并邀请相关专家赴院进一步指导创作。江苏省书画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对标“新、美、精、深”的专业标准,精心打磨兼具学术高度与时代特质的精品力作,力争在展览中展现江苏书画院的专业实力与创新活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曾来德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江苏作为文化艺术强省的深厚底蕴,指出本次观摩的创作稿已初显江苏美术创作的蓬勃活力与深厚积淀。他强调,“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权威平台,其参展成果将作为专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对画院系统具有标志性意义。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聚焦“新作力作”,以原创性彰显画院特色;二是坚守文化传承,鼓励江苏发挥文脉优势,在传统笔墨中彰显时代个性;三是强化专业自信,通过展览确立学术标杆。针对书法门类,他表示将持续推动专业书画院体系建设。他勉励江苏画家把握机遇,以“传承中创新”的创作理念打造精品,在展览中展现文化大省的典范引领作用。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吕高鹏)

  责任编辑:寿鹏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