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拾色十载,让东方色彩照亮当代生活——牛克诚“2025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开幕式”致辞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1-15 15:23:59

1~1.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发起人牛克诚

尊敬的潘鲁生主席、周庆富院长、沈浩院长、赵声良主任、宋建明教授、曾启雄教授、程民生教授、杭春晓所长、荒井经教授、贾玺增教授、贺显伟会长,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色彩爱好者,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发起于2016年,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迎来了它的第十届。现如今,能够十年把一件事儿硬杠下来,这事儿本身,就挺有色彩的。

2~1.jpg

十年前,我们以王阳明“山中花树”的哲学预言,开启了这场“看花”之邀,既是中华色彩的发现之旅,也是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唤醒仪式。一个以“中国传统色彩”为中心词的话语平台,在全体“好色之徒”的齐心合力下,以肉眼可见的态势日益巩固起来了。年会聚集起宋建明、彭德、崔唯、曾启雄等传统色彩资深学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色彩专家先后在年会发表成果,与日本传统色彩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模式;每届年会都精心编纂出版《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至今已积累成十卷本,并有《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专辑出版,总共有四百多万字;“传统色彩研究”微信号持续发布传统色彩研究讯息与成果;各路媒体以各种形式对年会现场采访及动态报道,广泛扩散年会学术影响……

如今吧,这个年会就像是一种定期发作的强迫症,一到秋天,就总会把天南海北的传统色彩拥趸们惹得骚动起来。在此,向各位对于年会的厚爱表示感谢!向各位对于传统色彩事业的热心致以谢忱!向本次年会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宋建明先生领衔团队的敬业与专业表示钦佩与感动!

3~1.jpg

十年了,咱们彼此关系处得这么好,总该有个相互间的“昵称”吧。刚开始,叫“好色之徒”,我在第一届年会开幕式致辞就这么叫的;后来,又叫“色粉”,去年年会的开幕式致辞又这么叫。虽然不算高大上,但大家还算认可,反正咸淡不拒吧。但我作为这个年会的发起人,却心有不安,一直没有给咱们找到一个好听而体面的名字,惭愧呀!

您看电商平台,人家就敢叫“家人们”,多亲呀!也有那哄得您高兴的——前两天,我到菜市场买块豆腐,就花了4元钱,那卖菜大妈直叫我“老板”:“老板,您收好啊!下次再来啊,老板!”给我整得像是跟她订了个4亿大订单似的。不只在这,修马桶的、送外卖的,连给您修脚的都喊您“老板”。整个人间都在互称“老板”,咱们这还在“色”这个、“色”那个地,同样的人生格局,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4~1.jpg

其实,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干了什么。一个老板,整天到菜市场买豆腐,那能是老板吗?我们要的是名、实一致。“好色之徒”,表明了我们对于传统色彩的由衷喜爱,“色粉”是对于这项事业的老铁般拥戴。为此,我们坚实地投入到对于传统色彩的学术探求之中。2016年我们既提出与西方色彩学不同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这一本质命题,并确认它是一个集观念、制度、技术、审美于一体,既有深刻哲学内核又有丰富物质载体的中华智慧结晶,由此确立了中华色彩体系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我们努力找寻出那隐藏在无数色彩经验背后的理性结构,将中国传统色彩提升为一套思想观念与物质实践高度统一、逻辑自洽的知识与应用体系;既从浩瀚的典籍文献中钩沉梳理,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数据探检,使传统色彩的“物质性”“实践性”得以展现;“东方色彩”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传统色彩的观照视野,从单一的中国范畴,扩展到共享相似文化基因的东方文明……这一切,都形成了对于中国传统色彩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如此努力?十年来,我也常常被问:你们研究这个传统色彩有什么价值?这个倒一时给我弄蒙:这个,怎么说呢?说起价值,我们还真不好把它一五一十地测算出来,就跟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情绪价值”一样,您说这情绪价值怎么算?高兴多少钱?痛苦多少钱?痛并快乐着,是不是还得打点折?或者,您说咱们的传统色,那个“青”多少钱?“赤”又是多少钱?那个“桃红”比“绯红”浅一些,是不是就要便宜一些?

5~1.jpg

当色彩开始明码标价,当情绪成为可量化数据,美就开始褪色,“家人们”就都成了“老板”。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切都与效益挂钩,干什么也都跟开公司似的,把人们卷入了普遍的焦虑之中。现如今,您要是不说自己焦虑,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于是,情绪价值就成了硬通货,也量化成了KPI,干啥都讲究情绪价值,看个电影要情绪价值,买个奶茶要情绪价值,甚至跟人吵架都要先问问:“您这儿提供情绪价值吗?不提供我吵得可没劲呀,我可要跟你要情绪补偿呀!”

7~1.jpg

情绪价值就总是感到不够用。这时,您如果总是盯着手机刷来刷去,就会刷出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情绪是有了,但却没有情绪价值。您不妨去博物馆转转,到颜料工坊、染色工坊动动手,参与一下我们传统色彩平台,与那些染织纹样、建筑彩绘、工笔重彩打打照面……古人早就把各种情绪表情调成了颜色,等了我们千年!“月白”治愈失眠的人,“故宫红”安慰焦虑的社畜,“竹青色”给熬夜打工的人打气,“暮山紫”让您知道连忧郁都可以很优雅……这些,比那些什么“高级灰”“马卡龙粉”有诗意多了,有格调多了。关键还比情绪咨询师便宜多了,还不用预约。

7~1.jpg

当然,传统色名只是中华色彩价值呈现的一个片段。我们不能仅限于此,而要进一步展开视野、深入研究,更全面地展现传统色彩蕴含的丰富价值:要大力开展中国传统色彩的综合性研究,以凸显色彩的文化性,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要加强中国传统色彩的学理性研究,以体现话语结构的学术性而贡献于艺术史学科建设;要广泛推进中国传统色彩的应用性研究,以活化中国传统色彩的经验智慧,实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功用,让传统色彩从只可意会的经验描述,转型为可现实应用的知识资产。

8~1.jpg

您看,传统色彩既提供情绪价值,又拥有知识资产,既有价值,又有资产,这就是财富呀!所以,传统色彩才是真正的“老板”!不但有价值,有资产,而且还有平台,还有像你我这样遍布各个领域的“传统色彩打工人”——这不妥妥就是一个公司吗?而且它不是“有限公司”,它是“无限公司”,因为,情绪时时都在发生,知识不断产出,平台日益拓展,人才源源不断……

文/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观察》主编 来源:传统色彩研究)

  责任编辑:王浩然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