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不看脸,只观心——品读著名画家单应桂画中的“背影”

不看脸,只观心——品读著名画家单应桂画中的“背影”
2022-01-07 16:03:2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思乡题材的另一幅代表作品《乡情》,人物原型是单老师一位漂亮的、收养来的姐姐。

这是一个修长的背影,有着不合常理的身体比例。“我为什么把她的手拉长了?舞蹈的人胳膊和手都长,很美。她不合乎比例,但画短了就不舒展了。”这幅画的主题本来是思念情郎,有感于一首民谣:“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姑娘思念心上人却羞于承认,娇羞可爱。但后来画家觉得这个格局有些小,就改成了思乡。画面上确实是槐树,甚至起先槐树叶具体到有点儿工笔的意思。但后来单老师灵机一动,采用了恩师李可染先生的积墨法,在墨底上堆石青,最终体现出郁郁葱葱的感觉,写意又大气。这幅用高丽纸创作的作品,单老自己比较满意,“画这棵树的感觉,从那以后就很难找到了。”而高丽纸,曾经是她的老师蒋兆和先生的最爱。蒋先生教学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对线的理解和把控,可以说影响了单应桂的一生。

《乡情》中的女子胳膊修长,超出了正常比例

作为女画家,单老师有意无意会追求更含蓄的表达,在手法上,她注重线的抽象归纳,在题材和造型上,她擅长背影的塑造。“大实话固然很好,但是耐人寻味的东西可能更长久。我也有直白的东西,很冲动的、很激情的、很痛苦的、很欢乐的,都有。但是背影的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人物或沉思、或昂扬、或悲切、或喜悦、或幼齿、或成熟,都会体现在动态上。“你看她肩膀的耸动,身体的倾斜,都是感情的信号。”

不看脸,只观心。或许几十年前,如《逃亡——童年的回忆》中所描绘的那段日子,画家看过太多木立之下的隐忍,沉默背后的破碎。沧桑的脸颊难以直视,只能把头转向一旁,唯恐沟通的闸门一打开,痛苦就要跑出来,告诉我们它一直都在。或许只有瞭望远方,间或偷窥亲人的背影,才敢释放最真实的眼神,才敢去观察、感知、用意念彼此抚慰。默默抚慰。

多年后,单应桂去青海采风,高原辽阔,目光尽可安放,人情炽热,心灵暖如三春。她流连忘返,画了又画。同样是背影,但没有了孤独惆怅。她看到这世间,有爱情,有歌唱,可策马,好放羊。

《高原的诗》,单应桂画了好几幅草图,都是背影。草图一,一对藏族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亲密交谈,两匹马在旁边相互依偎。草图二,小情侣开始勾肩搭背。“太直白,好像都同意了呢!”介绍这幅草图时,单老师大笑起来。

《高原的诗》草图一与成作的对比。多年后单应桂手写备注:“1986年从青海归来。1草图坐姿不能够表现俩人姿态情感与动态表情与美感,故最后采用站姿。”

《高原的诗》草图二。单应桂手写备注:“此幅用坐姿及搭肩姿势,过于情感外露,处理上不含蓄。”

关键词:单应桂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