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抽象·心象·形象——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转变与超越

抽象·心象·形象——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转变与超越
2022-01-14 17:17: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以下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阳烁在“淋漓华章  孙博文艺术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1年6月6日至6月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展出了山东籍艺术家孙博文(1938-2003)各时期的中国画作品约60幅。从孙博文的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传统的文人画对他的影响,又能看到他对于西方艺术养分的吸收。我们既能看到艺术家个人化的、一步一步的探索,也能看到所处时代环境对他的塑造和改变,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范本。 

《毫端生万象》 118.5*118.5   1998年作

释文:悬顶空中大泼彩,拖泥带水开情怀。烟云万象白练出,引逗诗翁持杖来。

此次展览所选择的作品绝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其实孙博文先生大部分的作品并不能算是纯粹的抽象绘画,可能用中国意象绘画来概括更合适。意象绘画,不是表现主义直接的个人情感渲泄,而是一种内含的、文人的、意境的表达。它的造型,象由心生,经过艺术家的内心感悟而产生形象。老子的道,庄子的混沌,佛的觉悟构成了意象绘画的精神观。中国的诗词,哺育了意象绘画的自然观、艺术观。

《远山的呼唤》 144*361   2001年作

释文: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抽象的概念源于西方。欧洲想要找到一种超越性,从神秘主义开始,否认所有他们能看到的东西来找到一种终极的东西,指向一种精神,向上寻找一种终极奥义。比方说,马列维奇寻找一种能够囊括所有艺术的新的艺术形式。美国抽象也是想超越,只不过它是想超越欧洲的现代主义。他们也想画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只不过他们更倾向于向下寻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后来东方的禅传到美国,也被抽象艺术吸收了,艺术家以禅的方式来对抗当时的社会。总的来说,西方的抽象的内在源动力在于找到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的存在。

《一念般若生》  122.5*122.5   2001年作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