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抽象·心象·形象——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转变与超越

抽象·心象·形象——著名画家孙博文的艺术转变与超越
2022-01-14 17:17: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释文:乱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师情时。

要探寻孙博文的这种“抽象”的转变,其实还是要考察他的文化、他的民族、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等等因素。因为我们可能看到他与一些西方抽象画的表现形式类似,但是背后的动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哲学是物质和精神是合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其实西方要摆脱写实走向抽象花了近百年的时间,而中国人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因为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不受具体物质的形象束缚,他们画的是他们心中的形象,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通过大自然中的物象来表达内心志趣和他们所追求的道。

孙博文的很多画作的局部看起来很抽象,有很多抽象的元素,但从画面整体和题诗仍能辨别出画面中的山、林、水、云等意象。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说孙博文的画更适合于用中国意象绘画来归类的原因。 

《万古长空》  361*143.5   2001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如果要给孙博文在美术史上寻找坐标,可以从林风眠和他的弟子赵无极、吴冠中这条线索上找。上世纪四十年代,林风眠从西方现代艺术的图式中走出,也从中国旧水墨的图式中走出,在墨彩画中找到林风眠自己的墨韵、笔法、气象,既现代,又有中国艺术气息。他的墨彩画的诞生,也是事实上的中国意象绘画的成立。他的学生赵无极、吴冠中则将此推向一个高度。

《群芳满园》  411*143   2002年作

释文:万壑松涛催绿浪,千山风光信天游。挥笔扫出春满园,群芳梃竞无尽头。

在这条线索中,孙博文又有点特别。不同于以往墨彩画的那种淡雅,他的色彩相当浓烈。而从他的某些画作的色彩可以看到山东民间艺术对他的影响,或许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的“野兽派”代表。例如,《性灵之光》中那种对于红黄蓝绿的大胆运用。不同于赵无极的留白,营造空间与意境,这幅画画得非常满。而且它的色彩很纯,有些地方画得很厚,近看都有些干裂。他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出强烈的画面效果。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孙博文晚年的许多作品都尺幅巨大,长达十几米。以长卷作画是东方艺术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往往尺幅较长的作品出现在横向的长卷作品中。例如,张大千于1968年所绘的《长江万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就长达20米。而孙博文这种巨幅竖轴墨彩画的形式在艺术史上十分罕见。宋人沈括提出:“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1]。

《性灵之光》  795*144   2000年作,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