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色彩大师,水墨画界的梵高”——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对艺术史的不朽贡献

“色彩大师,水墨画界的梵高”——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对艺术史的不朽贡献
2022-06-23 18:02:1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展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发现画家,从发现画家的基础上来考察一个画家背后的学术背景、艺术探索,及其和历史、现实的一种关系。所以,我觉得从策展到开这场研讨会,应该说是当下艺术史的一个重要事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尚辉认为,孙博文作品强调对生命的表达,这次展览刷新了我们对孙博文其人其艺的印象,学术界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特征,可能会因为有孙博文的存在而发生某些改写。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孙博文的艺术图景是一种淋漓挥洒的自然华章,他以诗意的化境进行古与今、中与西的交融,达到自然造化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中彰显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新路。孙博文的艺术具有三个鲜明特点:第一,他始终对祖国的壮美山河抱有深厚的情感,他的作品充满时代的视觉强音;第二,孙博文勇于从传统中开拓出一方新的艺术格局,他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创新的一个重要典范;第三,孙博文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形式,他的画面能够把天地宇宙、自然万物打通融汇,所以,他的画面主题,特别是画面的境界显得十分博大。孙博文艺术的确是生命的艺术,他把自己全部的感受、热情甚至生命的体验都注入了笔端,放进了画面,由此形成其作品非常强烈的视觉张力和非常丰厚的精神内涵。

青年孙博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在采访中称赞道:“孙博文先生底子厚,路子正,再加上天赋高,他的画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给人最强的印象就是在传统基础上敢于革新,他唯有革新,有他自己独特的面貌,才能在美术史上留下那种地位。”他认为孙博文的泼彩比张大千的气派还大,“大国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现在我们正需要孙博文这样的艺术和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双喜就孙博文艺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四标”概念,即“标本”“标杆”“标牌”“标志”,谈及观展感受时表示“一是震惊,二是感动”,他认为“孙博文的画不按常理出牌,可以说是有一种野性的力量在里面,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在《心胸万象光色交响——孙博文的艺术世界》一文中,殷双喜论述了孙博文的兼容和创新,认为孙博文兼容中西,独立创新,出传统而不泥古,绘画的格体具有一种野性的豪迈,令人过目难忘,在主流中国画界之外自成一家。孙博文艺术将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和诗性这一根本性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用自己的实践体现了理论问题的具象化,从而向艺术史提出了问题,推动了艺术史论家的研究,因而“孙博文是当代中国画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而具有了标志性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梳理了中国画的三种平淡境界类型——生而平淡、装而平淡以及绚烂之极后归于平淡,进而认为孙博文的绘画特别真诚,没有任何装腔作势。“我们在孙博文的作品中,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生而平淡,也不是世故的装而平淡,而是绚烂之极后归于平淡。是20世纪这个艰难困苦又波澜壮阔的时代,激发出孙博文生命的深度。是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的文化,造就了孙博文艺术的宽度。在孙博文的作品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康德崇高的数量和力量。孙博文的画既是时代的印记,又是文化的传承”。

令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维民感受最深的是孙博文彩墨山水中氤氲着的“和合”之气。他说:“孙先生的作品形式丰富,内涵深沉,气势磅礴,有一种自由奔放间不偏离法度和秩序平衡感的‘和’。而意境无限广阔、思想无限深邃的画面中又可见包罗万象、慷慨豪迈的‘合’。在笔墨秩序、表现力度、艺术旨趣的当代衍变中,这种‘和合’之法不仅促进了孙先生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的演进成熟,符合传统与时代审美,也为中国水墨画在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双重语境中寻找符合自身特征的‘画语权’做出了贡献。”

孙博文《山水四条屏》361×144cm×42001年

《他的名字写在水上》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的评论文章,如此富于诗意的篇名彰显了他对孙博文本人及其艺术的尊崇。文章梳理了自北宋南渡以来,中国传统山水画走过的内卷化历程及对今世的深远影响,高度肯定了孙博文远离主流画坛、专注于自我绘画语言的探索。“在媒体与展览日益蓬勃兴盛,艺术资讯可以平面共享成为常态的当下,我们才从刻薄而势利的艺术史中,重新发现了被遮蔽的沙耆,发现了被遮蔽的李青萍,发现了被遮蔽的吴大羽……直到今天,我们发现了孙博文!”张涛还直言对孙博文艺术个性的欣赏:“孙博文的绘画性情是如此独特,在不经意间追溯古今,跨越中西,既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强势背离,其实也是续接了更久远的国画传统。既是对中西绘画的融会贯通,又是在直抒心灵间寻找到了中西方绘画间一个极具视觉张力的契合点。”他最后感叹:“世间再无孙博文!”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高岭撰文《以视觉的超现实性向自然之不朽致敬——现代山水画转型的杰出人物孙博文》,在中西文化对比的大框架下,立足古今水墨艺术发展与变革的维度,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梳理了孙博文的艺术历程,并思考总结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追想二三十年前孙博文先生在他面对的众多可能性中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视觉表现方式来塑造自己,同时也塑造了他和作为世界的自然的关系,这足以证明水墨山水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是需要有笃定的信心和敏行的勇气,更需要有宽阔到海纳百川的胸襟。青山不负人,只是未到时。博文先生安息,您俯仰天地、筑艺攀登的身后,必将有更多的后来者,也必将绘制出更加壮丽的图画”。

山东美术馆展出现场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