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从艺术“异数”到“生命的艺术”——孙博文是怎样炼成的

从艺术“异数”到“生命的艺术”——孙博文是怎样炼成的
2022-09-11 16:28:4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97cmX89cm

2002年作

诗书画一体是他作品的重要特征,题诗中满载着他的“好色”美学,虽不具有直观性,但却饱含着中国色彩美学的感知和历史记忆:丹山含珠草靛青、翠减红盛十里风、春烟含翠、柳拂红云、飒飒秋来寂寞红、清池艳墨、碧山绿水斗红雨、一帘白练、残叶红枫、墨花淋漓、东风一样翠红新。色彩的文字表达是借助语言唤起人们的想象,但他绘画的用色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甚至选用与自然无关的颜色传递个人情绪和主观心理感受。正如梵高所言:“我要描绘一幅满树黄叶的秋天景色。假如我把它看作是黄色各层次间的协调,那么我用的黄色与树叶的黄色是否相同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这没有什么关系”。[11]色彩的形式大胆而生动,高纯度色彩相互碰撞,不加调和,没有过渡,以一种锐性的原始美征服了观看者。

我们所处的当下,是一个从“好色”的20世纪走来的时代。艺术走进日常,生活与“炫彩”汇聚。我们在现代艺术大师的色彩美学中构建时尚感和装饰感,不断从中国美学中挖掘色彩的力量和记忆,“流行色”成为主导当下社会时尚的重要标签。而孙博文的色彩美学无疑是这个“好色”的时代最浓墨重彩的力量。

图片

▲《登高送归雁》

177cmX69cm

2002年作

艺术风格也好,艺术现象也罢,其形成从来都不是单一要素作用的结果。对孙博文而言,师承体系搭建了他的先验世界,齐鲁大地细节的阅读成为是他诗性地理图像的本源。“追求陌生感”的艺术本能,以及面对死亡的终极恐惧,他选择老庄哲学之境作为灵魂的安息之地。他放下,他告别,他重逢,他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时向死而生。

撰写此文,我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从乡野走进艺术史的艺术家和他的生活轨迹。孙博文已远逝,他的名字只是一个历史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震撼视觉的五彩斑斓,是他穷尽毕生之力之于艺术个性的追求,这才是不朽的。(张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

▲《万象生辉》

145cmX716cm

2001年

[1]周至元:《崂山志·卷二》,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第16页。

[2]周至元:《崂山志·自序》,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3]宗白华:《艺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8页。

[4][清]黄岩:《望海石观日出》。

[5][唐代]薛据:《西陵口观海》

[6][明代]叶之芳:《观海》

[7]尚辉:《有意味的造型•导言》,《美术大观》2022年第2期。

[8]张丽娟:《孙博文传》(未出版).

[9]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98页

[10]李广元:《色彩艺术学》,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1]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33页。

图片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