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2022-10-08 18:32:5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9月19日至10月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三楼颂厅开展。本次展览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大道不孤”系列展2022年的收官展,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近年来创作的168件作品,包括了“天地人和”“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大道不孤天下大同”“观山海”“永远的敦煌”系列和抗疫、黄河文化等主题性创作以及部分国内外写生作品。此次展览也是卢禹舜以近十年的创作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的一次献礼。

展览期间,众多理论家、画家来到现场观展、交流,再次感受了卢禹舜作品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展览众家谈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禹舜是一位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很全面的艺术家,作为一位资深艺术家,卢禹舜在调入中国国家画院之前就有很多艺术创作,为全国所熟知。到中国国家画院之后,他又吸收了北京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优长,创作上有了更大的进展,这次展览反映了他近十年艺术创作的成果,可以说是非常辉煌的。此外,卢禹舜多年来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领导,为促进画院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组织策划了多项重大活动,做了很多贡献。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有代表性的画家,以及后来中国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卢禹舜的艺术面貌早已给我们留下强烈印象。他最早有两种画:一种是“神游八荒”,非常静穆、神秘,具有精神性的也有现代感的大山大水;再一种就是“唐人诗意”,有树、有人,充满诗情画意。

这次展览反映了卢禹舜进入新时代之后创作上的飞跃。卢禹舜一贯是继承发扬中国山水画已经失传的传统,即讲精神性,他不是画某山某水,是画整个宇宙的生成。从此次作品内容看,他的作品不仅是山水画,里面还有人物、花鸟,还有宇宙、世界、自然,还有神话、历史,所以他的心中是非常开阔的。他将天、地、人完美融合在一个画面之内,推动着百花齐放,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作品形式看,卢禹舜是把水墨的因素跟众多色的因素做了比以前更多的融合,他将中国水墨的含蓄、丰富、氤氲感,跟众多的灿烂、辉煌融合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又有当代的,既是民间的、又是文人的,这反映了他的用功、用心,以及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建造个人艺术风格的能力。

图片

卢禹舜天地人和百家和鸣219cm×145cm2022年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卢禹舜作品早在1987年亮相中国美术馆就引起了社会关注。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什么呢?是他对于艺术形式的探索以及艺术观念的转变。卢禹舜的青绿山水从原始的洪蒙太荒、静观八荒、阴阳大化等人类的起源探讨与山水之间的关系,如今已经演化到和儒家思想、政治体系的结合,以及和时代的结合。从他的作品演变可以看到山水画发展的几大阶段。

中国古代山水画属于什么观念?仙山楼阁观念,因此有了理想化的山水画。到后来山水又和文学诗词、文人发生了联系,成为文人的精神家园。新中国成立以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发生了演化,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这时山水画是直接表达时代的最强音,表现的是生产建设性的山水、革命胜利性的山水、毛泽东诗词的山水。到了新时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影响下,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关系的现代演化、现代标志,大家都有共同的世界观,需要找到一个谐和的生存环境,需要与自然和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写生山水仍然存在,社会的变革仍然可以通过山水画表现出来。但是写生和浪漫之间的联系已经发生了演化,当我看到卢禹舜的写生,我以为他的写生不仅是写生,是写生兼写意,是笔墨和色彩发生的演化,也是意象符号的演化。

卢禹舜的山水符号从洪蒙太荒开始向人的符号演化,正如此次他的主题作品《天地人和》。让我想起辛弃疾的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看青山是美的,青山看我也是美的。卢禹舜把现实和浪漫结合起来,走一条道路,产生新的艺术语言是可行的,是值得鼓励的、值得研究的。

姜宝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禹舜是我的老朋友,我们非常了解、非常熟悉,彼此的艺术理念也相同,都是追求既要有笔墨、又要有个性,都是要把中国画从古老推向现代的人,所以我们是携手共行的画友。

卢禹舜作品分两个部分:巨幅创作和小幅写生。我们看他的写生就能看出他对艺术的理解、对艺术规律的把控,他在处理每一幅写生画时所采取的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色调。虽然是对景写生,但是他已经飞跃到创作,画面都饱含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及其对景的体悟,所以他的每一幅写生都非常精彩。我觉得他是在继李可染先生后,在中国山水画写生上开辟崭新道路的人。他画的不是素描关系,也不是山水空间,他在平面里将笔墨运用得非常成熟、细致、精到,所以他的写生画是山水写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样式。我非常喜欢,因为他既有观察生活又有敏锐思考的能力,他的艺术样式既是平面的,又是装饰的,他以饱满的构图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当代大家都在探索中国画如何走向现代、如何走向世界的大潮流中,卢禹舜无疑是很出色的、有成就的。

图片

卢禹舜覆天载地四方八极六合九州大道不孤天下大同系列之七136cm×69cm2021年

王仲(《美术》杂志原主编):我的脑子里一想起卢禹舜就想到“禹舜山水”,一想到“禹舜山水”就想到“八荒系列”,我想这个印象应该还是很准确的,因为卢禹舜的基本特征就在这儿。卢禹舜的美学理想、卢禹舜的艺术追求、卢禹舜的三观全在“八荒”里集中体现了。当然后来有多方面的创作,但我认为还是“八荒”的一种延伸、一种拓展。25岁成名,卢禹舜山水基本面貌很早就形成了。我也在想一个问题,画家如果形成自己的面貌,多变好还是不变好,我还是倾向于一个画家的特征,一辈子基本特征还是要保留。

卢禹舜这次展览几个系列,我觉得还是“八荒”的延伸,而且更加丰富了。从他的山水内容来看跨度很大,一方面是超凡入圣的崇高感、神秘感,再到另一边更加地生活化、更加有亲切感,这两边跨度比较大。他将哲思的东西、抒情的东西和生活化的东西穿插在一起,所以卢禹舜是一个跨度很大的山水画家。我注意到这次展览打头的作品《天地人和》,更显出卢禹舜是一个有社会担当、有历史担当的山水画家,这在画家中是少见的。禹舜是很自觉地从他的三观出发,要求自己的山水有更多人文的、社会的内容。他还提到如何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山水画里,这是完全主动的一种内心对自身的要求。山水所体现的这个大道里本身就包含有人,这个道并不是空的道。自然、社会、人,都在“道”里面,所以卢禹舜强调的道,自然就包括了个体的人和集体的人民。过去文人画家更多谈自己,而卢禹舜讲中国画如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并不是因为卢禹舜作为院长要讲,而他是作为一个山水画家所要思考的问题,是很可贵的。总而言之,卢禹舜这次展览是非常丰富的,给中国画笔墨开拓了一个广泛发展的空间。

郑百重(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卢禹舜作品带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气势连贯,确实叫“八荒通神”。具体来说我的感受有两点:一是作品整体的装饰性、设计性,所有的作品都有设计,而且设计特别整体、很有气概。二是画面传达了浪漫主义的情怀,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画出这类作品的人应该是这种具有梦幻气派的,是留着辫子、胡子的样子,但卢禹舜为人非常的谦逊、敦厚,他是一个很沉静的、具有文人的气质的人,他让人从心里佩服。

吴悦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卢禹舜的画展我看过多次了,此次展览同样震撼。他将天、地、人,把人和自然,把自身和传统,结合把握得非常好,而且他的功底非常深厚。多年来,他无论在工作当中,还是创作的过程中都把握着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如何把传统文化放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这一点在卢禹舜的创作中反映得非常深刻。

图片

卢禹舜  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  270cm×136cm 2022年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卢禹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