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2022-10-08 18:32:5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看了卢禹舜这批作品很受感动,作为画院院长,有繁忙的行政工作,卢禹舜能够拿出这么多高质量的作品,令人吃惊。卢禹舜特别有才气,他的画最主要的特点是有自身的艺术语言,这在中国山水画界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不多见的。无论大画还是小画,他都能把其自身语言架构得非常丰满,表现出的作品既有中国画独特的气息和味道,又富有境界和神秘感,我想这和他的先天气质以及后天的努力都有很大的关系,真正做到了“致广大 尽精微”。卢禹舜的画值得好好来看,好好来总结,将他的艺术语言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卢禹舜的作品我很多年以前就比较熟悉,给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当代中国画创作应该向哲学的深度与世界的广度拓展。我认为这也是当代中国画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当代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影响比较微弱,可能和我们的创作理念相对保守有关。而卢禹舜的作品在创作理念的哲学深度与世界广度方面提供了一个示范。

以前我给卢禹舜写过一篇评论,题目是《老庄哲学与禹舜山水》,我觉得这个题目跟他的作品比较贴切。卢禹舜的作品,尤其是“静观八荒”系列,包括他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也属于这一系列,可以说是对老庄哲学的现代阐释,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图式。卢禹舜创造的“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图式,并不是对抽象的哲学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艺术表现。在构图上,他主要采用超时空、超现实的构图,追求画面整体结构大面积的对称、均衡,营造广大、精微、幽深、虚静、浑穆、平和的境界。在造型上,他不是简单地因袭程式化的阴阳符号,而是把抽象的哲学观念加以具象化、自然化、人性化的艺术表现,运用山水、花鸟,包括人体意象来组成象征性的图像。他的巨幅山水作品在山水之间隐隐约约显现出人体的轮廓,小品山水在花树丛中也往往穿插着横陈的人体,隐喻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理。在笔墨上,他主要采用兼工带写的笔墨,大量是工笔线描,又有水墨晕染。在色彩上,他重视以墨为主的象征性色彩。“道”是“大象无形”,但无形却有色,“道”的本色是“玄”(深黑色)。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能出自古人对宇宙太空万古长夜的想象。卢禹舜在《八荒通神——山水精神研究》中说:“黑白、水墨成为了自然物象最朴素的色彩语言”,“以黑白、水墨为主导的笔墨语言,是一种象征性强、意象程度高、含蓄、微妙的表现方法”。卢禹舜的宇宙生命图式一直以墨色为主,水墨氤氲的黑色基调突出了画面深邃玄奥的象征意味。他早期和今天的很多作品兼有黑红两色,有些作品是水墨加青绿,水墨占了很大比重,不是纯粹的青绿山水。还有些作品突破了老庄哲学“五色令人目盲”的禁忌,大胆采用了五光十色来表现宇宙生命的繁盛绚烂。对老庄哲学深度的追求,是卢禹舜一系列作品的特色。那些兼工带写的笔墨细节,构成了非常宏大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尽精微,致广大”。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难能可贵。

所以,我希望当代中国画创作向哲学的深度与世界的广度拓展,创造更多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画新作。

汤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员):卢禹舜是当代中国画的学术带头人,他的艺术我一贯非常关注。笔墨当随时代,卢禹舜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突出,他的作品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都有发展。传统绘画在现在面临一个命题,要么复古,要么向西方看齐,卢禹舜恰恰兼顾了这两点。他吸收中国传统,将中国传统气韵与西方的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具有现代感,十分难能可贵。此外,他所描述的山河对其他艺术家具有一定的的借鉴意义。我们当代中国山水画沿着黄宾虹、李可染这一路走来,到卢禹舜这又为之一变,呈现出了新面貌,具有时代意义,是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新的突破,值得肯定和赞扬。

图片

卢禹舜  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  273cm×136cm 2022年

赵建成(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卢禹舜的作品文化含量是极高的,他侧重于在自然里面寄托一种情感、一种境界。禹舜创作时在自然的层面里注入了人文价值,具有比一般作品更为深邃的人文的思想。他的笔墨、色彩、造型、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承袭了我们的传统,又呈现了时代之光,这很不容易的。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卢禹舜的山水画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了不起的创造。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第一次全面地看卢禹舜的画,总的印象是真的很好。他风格独异。什么叫画家?我给画家的定义是个人风格成熟,没有风格或风格不成熟都不叫画家。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个人特色是好的绘画作品必须具有的三个特色,卢禹舜这三条基本上都具备了,他的特色正如他自己讲的“ ”,他做到了。

第一,他总是奇思妙想。奇思妙想是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基本条件,没有奇思妙想,老是和常人想象的一样肯定不行,尤其是文学艺术创作。但卢禹舜的作品总是让我们好奇他怎么想起这样画的呢?他画出来的东西,现实当中没有,写生也没有这样的景象,是遵循美的原则的。六朝时期的理论家、画家王微曾经讲过“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个理论过了1500多年了,如今我们在卢禹舜的画当中又见到了,非常不容易。第二,卢禹舜使用的色彩亮艳而不俗,这也不容易。画黑乎乎一片,或者画得五颜六色都不行,但他的色彩非常亮,也很鲜,但是不俗气。第三,卢禹舜用笔踏实而不空疏。大片的笔墨一扫而过,往往就是空疏,元代的文人画家,不论是倪云林也好、王蒙也好、黄公望也好,都是用细细的线条、淡淡的水墨,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没有大片的水墨,也没有粗壮的笔。正如龚贤讲的“宋人画繁,无一笔不简。元人画简,无一笔不繁”。中国画好学,开始画很容易,到了高处更难理解。有一个国际上非常有名的美术史家、鉴定家,他给我讲林散之的字写得太差了,远远不如陆俨少。我听了暗暗发笑,陆俨少的字当然不错,但是陆俨少的字比林散之的字差得太多了。陆俨少字的外形像,学六朝钟繇的,但内在的变化一点都没有。所以说陆俨少的用笔你看上去比较好,但是不耐看,用笔没有变化。林散之的字有线条而无结构,他的结构很简单,而不是绝对没有结构,内在的变化很丰富,他练了70年就练内在的变化,这一点很不容易。卢禹舜的线条都很细,精力集中,有力量,可以看出卢禹舜对传统有一定的理解。

李庚(李可染画院院长):卢禹舜这次作品以大作为主,又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小幅写生作品,他的写生功力及那种把控水墨的能力,使我们看到新水墨画的清新。特别是他的色彩和水墨的融合,给我们一种震撼的感觉。多次观看了他的展览,我认为他所创作的语境在每次展览中都有提高,值得我们研究。

图片

卢禹舜桃源行诗意图370cm×124cm2021年

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卢禹舜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学术领头人,近些年来在围绕国家重大事件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性的创作和展览,也培养了很多新人。而且多年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创作,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他近十年来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很有意思。无论从画面的气息、格局和画面的直观效果来说,比他早年绘画风格又更多了一层丰富的内涵。卢禹舜的作品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首先,他有个人鲜明的绘画图式,他的作品都有一个“T”字形的,说山泉也可以,说天地之间的一种感应也可以,或者说是人与天地互相之间的一种关系的连接等等。这形成了他个人的绘画风格和图式,而且是一以贯之的。这么多年来,卢禹舜的作品在绘画风格图示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丰富画面内在的表现。作为一个小写意画家,我们看不到他画面中浮躁的炫技式的表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内敛,甚至是精雕细琢的表达。这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个人风貌,也使其作品具有了很高的学术价值。如何表达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的作品中,似抽象非抽象,既写实又不完全写实,传达出的这种时代精神力量值得我们书画界乃至整个文化界去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认识。

苗再新(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卢禹舜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代表性人物。本次展览推出的一批新作,不仅集中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追求,而且在精神内涵上更加深䆳,在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他的作品不是对山川物象的一般再现,而是对大千世界的畅想与神游,并以独有的视角加以思考与解读,在神秘、奇幻而宏大的图象中蕴含着对浩瀚时空的敬畏与哲思。他代表性的图式与色彩,完全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程式化的束缚,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他的写生作品,在中国水墨中巧妙地融合了水彩画的技法,景物表现精准,线条、色彩丰富而和谐,艺术感觉绝佳。卢禹舜多年来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由些结出的创作硕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是对同道们守正创新、开拓前行的有益启迪,更是对中国画在新时代发展的卓越贡献。

图片

卢禹舜观山海经系列355cm×96cm2020年

关键词:卢禹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