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花鸟画问题的讨论[J].美术,1961(02):47-48+68-69.
与此同时,为了花鸟画家的培养需要,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策略性地提出将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进行分科教学,以培养出业务能力更为精细化的知识分子。同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开始实行分科教学,由郭味蕖先生担任花鸟科主任。
王晋元正是在这一时期(1961-1964)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主要师从于叶浅予、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等多位我国近代美术教育家。他的学习生涯有幸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这为其现代花鸟变法提供了历史基础。
王晋元先生写生 20世纪70年代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王晋元继承了郭味蕖先生一脉重视笔墨图式的传统,同时深入观察生活、从现实中挖掘美,再现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形象,以满足新时代和人民的需要。
与之不同的是,王晋元这一代艺术家除了面对意识形态的调整变化,还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则是如何在传统的文化精英艺术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艺术之间寻找裂缝。在这个意义上,视觉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变得极为重要。
20世纪早期的花鸟画因吴昌硕浑厚的笔墨语言打开了传统花鸟画在文化观念上突围的百年启程之路,在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努力下将题材和图式融入世俗情感、自我认同与文化价值之中,他们共同将传统文人花鸟画从陶醉于文化隐喻的符号与程式化的窠臼中解脱出来。
而进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中国社会由启蒙文化向消费文化的转型,花鸟画家们除了在那场名为“新中国国画改造”的运动中获得了题材与方法的新阐释,还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中耕耘出一片新疆界。
版纳写生 20世纪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