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困境

张晓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困境
2023-04-23 11:27:5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中心的圆圈标示着“喜闻乐见”,表示王朝闻全部艺术论评的目的都旨在提高创作水平,使我们的艺术家能创造出富于艺术魅力,也就是具有高度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而这种艺术作品必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2023042214330429086.jpg

王朝闻《毛主席像》1950年

2023042214332334801.png

王朝闻《刘胡兰》1951年

从美术批评的角度讲,可以说王朝闻一个人创造了一个时代。

再聊一聊新时期的美术批评。对1979到1984年的批评状况,水天中先生有一段很准确的概括:

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价,许多与政治相关联的问题尚待澄清。那时的人们,思想中的参照系和理想模式还是五六十年代,旧有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给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带来突破性进展……1979年以后,美术批评开始有了起色。许多在过去根本不能触及的理论禁区被打开了。诸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表现自我与表现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与功能的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抽象与具象的问题;艺术个性与民族性的问题以及形式美、抽象美、人体美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从1979年一直延续到1984年的这一场讨论,几乎触及到美术理论中的所有基本问题。

1985年,新潮美术运动兴起。对这一运动的兴起,有诸多分析,我的看法是,新潮美术运动既是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又是西学启蒙的结果,所以,整个运动的全盘西化取向一点也不奇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是新潮美术的策源地之一,而它主办的《中国美术报》则对新潮美术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在美术研究所云集了一大批批评家,除了新潮美术的直接推手栗宪庭、高名潞外,还有水天中、郎绍君、刘骁纯、王镛等一批导师级的批评家作为后盾。

2023042214342456995.jpg

《中国美术报》创刊号

关键词:张晓凌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