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王小松: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如何仅用5天时间以“大系”回应“大展”?

王小松: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如何仅用5天时间以“大系”回应“大展”?
2024-05-25 14:21: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本次策展中,两位策展人以艺术史的叙事角度,从图像理论到山水景观,再到人文世界观,构成了一项整体行为活动。所有参与者,不管是艺术家还是策展人,对内重塑自身,对外连接世界,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关于图像与艺术史、哲学与文化的知识体系。

其中,车建全连续二十年,拍摄同一座亭子及其周边的环境变化,探究了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及自然景观变迁的同时,还将观者视角引入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时空维度中,展现了无法预测的宇宙和社会。

▲车建全《亭》,2003-2022,影像,1280mm*750mm*40mm×20,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焦兴涛的雕塑作品利用工业时代的遗留材料——比如铜和铁,来塑造传统中国的人物形象。金属的冷冽、硬度以及金属熔化的流淌光滑,包括焊接点的凸起和粗糙,都能通过触摸获得真切的想象,它们代表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对抗。

▲焦兴涛,《魂·韵》,2022,金属,多尺寸,拍摄:意释文化,©️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邱振中的户外雕塑《状态》虽然高至三米,却让人体悟到那些来自中国书法的线——被风梳理时的纠缠、飘动并最终与风融为一体,成为了“园林”的灵魂。

▲邱振中,《状态》系列作品,2024,钢筋龙骨、玻璃钢着色,多尺寸,拍摄:邱昕,©️邱振中工作室

关键词:王小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