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设计·策展·创作——韩涛在“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艺术展研讨会发言

设计·策展·创作——韩涛在“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艺术展研讨会发言
2024-08-09 14:16: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7月27日上午10:00,“板象:王绮彪的18000天”展在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结束后,王绮彪的“板象”艺术研讨会于当日11:30-14:30举行,研讨会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涛作交流发言。以下为发言原文:

首先感谢红梅老师和孙志义老师的诚挚邀请!

再次回到中国油画院云上博物馆现场,特别感动。因为云上博物馆不是我个人的设计作品,而是集体创作意志的成果。就像此时此刻《板象》展览所呈现的令人震撼的精神性,至少是三个主体、三种念力精长期累积、持续集聚、相互支撑的结果。

8月9日.jpg

第一,此时此刻的现场是大艺术家与教育家杨飞云先生10年意念与意力的结果。杨飞云先生从最初的选址,到早期的发愿,到中期的波折,到最后的完成,投入了巨大的信力、心力与念力。正是这些信力、心力与念力使得这个空间得以最终显形,得以以这样壮观的、浑厚的、吸纳的力量,与我们今天相遇,也引发了我的层层回忆。我甚至能重新感受到,与杨飞云先生、油画院的诸多先生以及工程师们的方案讨论,还在这个空间的不同位置回响。

第二,此时此刻的现场是策展人红梅老师2次云上博物馆策展事件以及3年深度个案研究的结果。红梅老师不但发掘了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更是以敏感的问题意识、近距离的个案深描、系统化的档案梳理、空间化的情境营造、综合性的场所感知、场域化的策展实践,给我们呈现了当代策展实践独具的思想力、批判力、洞穿力与粘合力。正是这个策展才让这个空间内嵌的秩序性、包裹性、身体性被被一一唤起,被层层打开,让我第一次震惊性的看到一个策展实践所能赋予建筑空间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此时此刻的现场是艺术修行者王绮彪老师10年潜心劳动与创作实验的回响。之所以用“劳动”这个概念,是因为每件作品中都蕴含着极大的能量,都是王绮彪老师一次次探索仪式的见证与物化。之所以用“创作”这个赞叹,是因为在当代艺术语言日益枯竭的时代,这些作品令人惊讶地探索出了一种超越传统版画语言的新世界,并把对于当代工业社会的社会批判,成熟且不露痕迹的内嵌其中。

260b9d32b6bdaa1630e9b8c8e336c49d_20240728145444456851.jpg

从这个角度上说,此时此刻这个展览,也许可被理解为多个精神主体与精神实践者的跨时空对话。他们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一种原初的可能性转化为潜在性,而潜在性又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再次转化为一种可能性。这些持续的转化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呼唤,是一种能量对另外一种能量的呼唤,是一种实践对另外一种实践的呼唤,是一种设计对另外一种设计的呼唤。因此,油画院云上博物馆的故事不是一个关于建筑设计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信念如何变为建筑设计、策展实践、艺术实验的故事。或者说,一种信念,经过10年时间,将所有的主体、能量、实践,逐渐汇聚于此,成为了一种形式。为了揭示这种形式的内在历史与机制,我将选择“设计”、“策展”、“创作”三个动词,讲三个有关这个展览的故事,就像红梅老师为王绮彪老师编纂那个手册那样,解释它们如何穿越种种“不定”,最终达到一种“笃定”。

20ad5f932d5ba34b961d5535c7eb39d5_20240728145456398177.jpg

设计

关键词:王绮彪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