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设计·策展·创作——韩涛在“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艺术展研讨会发言

设计·策展·创作——韩涛在“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艺术展研讨会发言
2024-08-09 14:16: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第三种批判,是反“表面色象”。王绮彪艺术作品中的否定性不仅仅停留在工业五合木板的数量、层次两个维度,还存在于木板颜色维度。首先,王绮彪的作品不是主观赋彩的产物,而是墨色与木色发生战争的地方。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创作策略,是因为王绮彪所选用的作品本身是现成品,而现成品已经内嵌了工业之木原初的颜色,因此,他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已经存在现代性底色的工地。他是在已经存在底色的工地上,继续“投射”自己的心象色彩,这些心象色彩是一种浓淡干湿不断变化的黑色油墨的痕迹,这种投射可被理解为一种笔刷在工地上纵横驰骋的系列战争。因此我们看到的作品色彩,是战争之后的产物,是一种黑色油墨对原本工业暮色覆盖之后的产物,而不是提前规划好的直接性表达。其次,王绮彪的作品不是加法性的、塑造性色彩的产物,而是减法性的、拆毁性色彩的产物。加法性色彩与塑造性色彩更加接近传统的油画创作与实践,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是人的主观艺术投射在画面上的结果,例如,塑造物象的结构,塑造物象的肌理。与之不同,减法性色彩与拆毁性色彩则更加接近王绮彪这一批创作的色彩生产逻辑,是有中生无的过程,是黑色与白色两种否定性的、覆盖性的材料,在已然有底色的工业木板之上,持续正向、反向覆盖的过程。有时是黑色对木色的覆盖,有时是白色对木色的覆盖,有时是新一层黑色对已有黑色的再覆盖,有时是新一层白色对已有白色的再覆盖,有时是黑色与白色的相互交织覆盖。在形成最终作品色彩的结果之前,王绮彪始终处于一种激烈行动状态之中,他无法准确预判最终色彩分布,甚至无法准确控制油墨与木色之间的能量流动,他能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何时暂停,或决定何时继续。最终作品所呈现的色彩,是临时性调停的结果:在那些黑色与白色透出来的工业木色,突然变成了一道道光线,刺破了覆盖在它们身上的黑色油墨,成为一种精神色彩,成为一种精神气象。王绮彪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让这些矛盾的对冲性的力量,在已有的工业木板褶皱中来回震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王其彪的作品色彩不是加法色彩,而是持续相互覆盖、破坏所形成的减法性色彩、拆毁性色彩。油墨不是画上去的,而是覆盖上去的。这种覆盖不是一种塑造,而是一种破坏。通过拆毁性的覆盖过程,让我看到了工业化的残酷一面,像柏油马路对自然的覆盖,是对自然土地的破坏性覆盖。当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通过对工业之木原有色彩的破坏,才能够让原有的工业之木的原色成为色彩。只有用油墨去覆盖木色的时候,木色才得以浮现。只有用油墨去覆盖木纹的时候,木纹才得以浮现。只有用油墨去覆盖木面的时候,木面中的伤疤才被凸显。没有破坏过程,我们在工业木色的表象之中什么都看不见。最后,王其彪的作品色彩仍然保持着版画媒介的拓印性。拓印是一种印痕之美。正是在印痕的角度上,我看到了木板作品与建筑墙体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它们是两种十分接近的印痕。建筑中的柱子是混凝土模板浇注之后的产物,而这些模板是由工业五合板制造完成的,我们可以想象,工业五合板在被拆毁之前,已经深深地将自身的微观肌理,刻写在了混凝土的表层肌理之中。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空间中展示王绮彪的作品,总有一种说不出来、但的确存在的内在气韵的流动性。因为,建筑之物与作品之物,它们都是印痕之物。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绘画作品展”昨日在北京开幕

《编号03254》-2020年-2440×1220mm×2

王绮彪作品的气象,就是在这三种“反”的策略中诞生的。一是反(工业)木之数,二是(工业)木之层,三是反(工业)木之色。然后反之又反,就形成了作品的最终气象。三种“反”如此辩证的整合在一起,相互地嵌套,相互地综合,负负得正,反之再反,最终形成了具有结构主义力量的生成方法论。一旦一个作品不自觉地使用了结构主义生成方法进行创作,那么,这种结构性的力量就回支撑这个作品内在的不断的演化,就会推动这个作品必然从单个作品形成一个系列作品。虽然每一个作品是独立的,但因为所有作品都是在同一个结构主义方法论的逻辑下进行的无数的探索,那么,由此形成的系列作品也就回答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与多的问题。只有回到一和多的逻辑,才是象的本质逻辑,才是象的原初逻辑,才是大象无形,才是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才是恍兮惚兮,其中有数,才是象外之象,才是无极。我觉得,红梅老师的这个命名,真的是非常完整深刻地概括了王绮彪创作的方法论,也概括了建筑最早设计的时候没有实现但希望实现一个方向。

再次感谢杨飞云先生,感谢红梅老师,感谢王绮彪老师,让建筑有了精神生命。

展览信息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将于7月27日在北京开展

展览题目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

学术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承办机构

北京云上美术馆

学术主持

杨飞云朱春林

策展人

红梅

展览统筹

徐欣欣何嘉欣

设计总监

蔡奇真

设计团队

董书锋徐国峰沈艳芳

策展助理

郭梦坷赵乐洋白一诺

协办机构

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

仓耳屏显字库

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

2024年7月27日上午10:00-8月15日

展览地点

北京云上美术馆油画博物馆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新街1704号

(来源:艺术头条)

艺术家简介

 “板象:王绮彪的一万八千天”将于7月27日在北京开展

王绮彪,1974生于广州,2000-2006任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字画典藏部,2009-2012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王绮彪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