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主题性美术创作被赋予了诸多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举办,不仅呈现了近年来国家发展的步伐和形态,也是对过去5年中国美术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同时,有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现实意义及中国美术创作中有关绘画造型的叙事性等相关问题也再次被审视。因此,《艺术市场》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对这些问题展开评述与解答,并对主题性美术创作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艺术市场》:作为艺术史论领域的知名学者,你如何从艺术史的视角来理解主题性美术创作?
尚辉: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现实性,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现当代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无主题绘画或是以形式语言作为绘画主题的艺术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当我们再度提出主题性美术概念时,人们首先会想到这是不是一个过去式的艺术命题。其次,如果说再度倡导主题性美术创作,那么,它还有当下艺术价值吗?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从事艺术史论研究不能绕过的“时代之问”。
显然,这种创作观念在欧洲艺术史的改变发生在20世纪10年代。当时,批评家阿波利纳尔在看到毕加索、勃拉克和德劳内等人的抽象绘画时,认为新的绘画将从那些没有主题的绘画中产生。然而,正是这句话真正引发了现代主义有关无主题绘画的生发。所谓“无主题”就是不再表现画面中以形象描绘为内容主体的作品,而是追求支撑画面绘画性元素,如色料、线条、画布和边框等,通过运用这些绘画性元素确立其艺术价值,这种不以画面形象叙事为承载内容的创作观念一直发展到二战之后。但并非所有的抽象艺术或现代主义艺术都是无主题的。艺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抽象艺术画家如康定斯基、毕加索、波拉克、德劳内、蒙德里安和封塔纳等人的作品,有些作品的创作动因或作品名称恰恰是有主题的,这说明主题和抽象艺术并不像想象得那样矛盾—画面中没有表达明确主题,并不都意味着创作缘起以及构思过程不承载主题,这表明了主题和艺术表达之间不可分割的一种关系。
对于当下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仍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与艺术创造价值。客观地说,中国古代艺术史缺少国家叙事的宏大艺术作品。对中国近现代百年民族复兴的历史而言,这种宏大叙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仍满足不了全国各重要博物馆、美术馆的展陈需求。从创作层面而言,微观叙事始终是每个艺术家最基本的自主创作目的,但主题性创作则极大地区别了个人化的微观叙事,它既是国家主流美术的承载体,也深刻体现了国家主导的艺术方向。因而,随着文化自觉的不断增强,通过美术作品建构国家艺术叙事、塑造民族精神也成为中国当下的时代艺术课题。主题性美术创作高潮的兴起,还极大地依托于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以及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多种国家机构组织的国家美术创作工程或项目,这是种艺术史上鲜见的艺术链锁反应,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组织了相关主题性创作工程或项目,而且资金、艺术资源的投入可谓前所未有。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恰恰是中国现代美术自主发展道路的一种具体表现。
封治国《巨眼——纪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油画 220×2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