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三个女人体》《沐浴》《看不见的你和我》……依于形却不囿于物,有常态而无定型,在之后的创作中,黄骏不断实验着笔墨与人体的转化。
在他看来,转化,其实是打破固有的模式与方法,重新建构新的逻辑语言。
基于学院派造型和当代水墨表现性,2010年后,黄骏创造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视角2010》《我的矿工朋友》《温州模式》……
浓重的墨色,交织的线条,黄骏用强劲的笔触表现了人物的动态和内心张力,打破了人们对水墨主题创作的常规理解,以至于黄骏的老师看到画时,一度惊讶:“中国画还能这样画?”
最近,黄骏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最基础的人体写生上。工作结束后,他便来教室教学生们画画,结合各样的画法、视角和观念,给学生们示范。“教学能让我保持比较新鲜的观察,其实绘画本身就是观察,观察社会、观察对象、观察你周边的东西。”黄骏说。
观察、感受、落笔成形。同学生一道,黄骏画了不少写生。即使面对同一人物、同一姿势,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方法,黄骏画出了人体的形与神。这批“写生”系列也被挂在了展厅之中,有些是具象的,有些是意象的,甚至有些是抽象的。
当对学术和事物的观察回到原点,人,仍然是载体。“与自然万物相通,没有太多叙事,而是回到对绘画本体语言的表达,回到画面空间结构来展开。”黄骏说。
无象NO.8 彩墨宣纸 124cmx76cm 2023
作品和观众
行走于作品《秘境NO.1》前,黄骏的身影,是模糊的,不清的。这张照片被反复应用于画展的配图、画册的首页、画家的介绍中,这或许也有黄骏的考量,回避过于明确的作者叙事,将观众所有的注意力和解读让渡于《秘境NO.1》的画面之中。
黄骏和《秘境NO.1》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作品,在开展前,黄骏重新调整了作品的高度:“视线的高矮,也容易影响观众的体验,我更希望观众能够看清楚画中的细节。”
亭台怪石,花木虫鱼,在《秘境NO.1》这片充满江南意象的园林风景之中,人体或被黑暗吞噬,或与草木相融,抑或者用拒绝的姿态面对观众,掺杂其间的,是晦暗不明的情绪。
在开幕式上,来了不少黄骏的老师、朋友、学生。对着《秘境NO.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理解”,而黄骏只站在一旁,微笑着听着,偶尔回应两句。
观众和《秘境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