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长卷的背后——刘曦林深切怀念于希宁先生

长卷的背后——刘曦林深切怀念于希宁先生
2025-01-26 15:46:0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此卷之妙,三为情趣之妙。花鸟画以情趣取胜,当然,这情趣不限于诙谐、幽默之趣,而包括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文思。于希宁先生是善于画梅的画家,且多喜画各种花木,而极少写鸟兽虫鱼。因此,其清趣多在花木之心,主客观关系是借花木之心传画家之心,观画家之性,适画家之意。在花木与画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交流关系。此卷的牡丹少富贵之态而多风流之姿;其绣球正如题诗所言,每有“横云飞雪”之联想;友人赠橘有一柄两果者,遂信手拈来,寓“连理”“并蒂”之意;山茶,爱其“玉洁冰寒”之魂;水仙,慕其仙姿起舞之韵;石榴,则妙在开口迸珠的刹那之情。整幅画卷有冰清玉洁之心,风流潇洒之格,恰是老画翁性情和心境的写照。这使我想到,花卉长卷的情趣在花木形象自身,也在各花木的顾盼、照应之间的情语,也体现在同一画卷中各种相关的艺术形象在品格上的共性,即整体的内在联系。

于希宁,端午怀屈子,68cm×68cm,纸本设色,1990年

空白图.png

于希宁,劲骨,68cm×68cm,纸本设色,1993年

关键词:刘曦林深切怀念于希宁先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