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传统讲究用线的质量,这线的质量又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历代人物画家把勾线往往放在重要的位置,直到北宋以后的石恪、梁楷和牧溪和尚存减笔、破笔、泼墨的技法上,才有了新的创造。在美院上学时,大多水墨人物的课程都强调减笔,注重笔墨的生动和质量。如果以这种方法,单独去画一个人或几个人,也许能达到一种好的效果,但要表现大场面,就显得单调、软弱无力了。在我这里,就想把古人绘画中的笔墨追求,放在作品中一个局部。作品的繁否,我觉得无关紧要,关键这繁是否有质量,是否耐看。要繁而不繁,恰到好处;如繁得有质量,这繁就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