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到了“山水赋”系列的后期,顾黎明其笔法所具有的东方性传统就愈是强烈。尤其是在2015年之后的实践经验里,那些前期受惠于塔皮埃斯、赛·托姆布雷、德·库宁等人的形式因素已然减弱(或是已然内化为其进行当代形式处理的理性经验),他的笔意更多来自于徐渭以降的大写意传统。
在当前的创作阶段,他将早期理性视觉的形式分析与直接性的笔触传达融为一体。因而这些笔触痕迹的“任意性”实则具有普遍坚固的内在支撑。甚至可以惊讶的发现,塞尚的理性传统和留白探索竟能变成为解构山水笔墨传统的思想与方法,进而与山水的当代性表达殊途同归。这些因素都统统成为顾黎明进行“山水赋”实践的重要支撑,正因为此,“山水赋”其痕迹形式的发展空间是极具开拓性价值的。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28.4x93.2cm,纸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