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琴棋书画诗酒花”都有其相互关系,您喜欢喝酒吗?
秦:说起诗与酒,诗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十分喜欢,也喜欢喝酒,我们三兄弟在一起,都要喝酒,只是瘾大量小,又喜欢诗,就特别羡慕古人喝酒行令。但不知古人如何行令,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便采取背诵的形式,比如先背关于月亮的诗,便你一句“明月几时有”,我一句“举杯邀明月”,一桌人轮次背诵,谁背不上来便罚酒。
克:花草的爱好我已经看到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多室内植物的家庭,并且长得如此之好,有什么秘诀吗?
秦:花草是我们家的“亮点”和“宠物”。我们爱它们,它们便用蓬勃来报答我们的爱心和呵护,“爱”就是我们的秘诀。
克:您平常都爱看哪些书?
秦:我看得书比较杂。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散文、小说、诗歌、传记、回忆录,特别喜欢看自己喜欢的画家的随笔,如黄永玉、吴冠中他们所写的。还很注意各位大师的谈艺录,这当中是很可能让你悟得画中三味的。然后是收藏方面的,之中又特别偏好文玩类,砚石、印章、扇骨、古墨,看书太安逸了!只恨时间少。
克:您除了这里还有没有其它房产啊,别墅什么的?
秦:没有,仅此而已。
秦天柱《柳江写生归来》
克:据我了解,有些人都在贷款买房买车,对这个问题您是如何想的?您有没想过为自己营造一个大的画室?
秦:买房也不是没有想过,但看得起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起,总未能如愿。另外我觉得买不买房和画不画得好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克:我想这也与您一贯比较低调处事有关,还有恐怕和您较少画大画有一定关系吧?我们知道现在的所谓展览画越画越大,越画越满,去看展览经常遇到一堵墙一幅画,作者常常为此耗时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很多人是想以此来感动评委,用做的工来赢得评委的同情,让评委看后都不忍心把他淘汰。您也做过评委,您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
秦:近几年你说的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是大,好像越大越好;二是满,密密麻麻,不厌其烦。您用“感动”那个词非常好,我在当评委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确如你所说,真不好意思或不忍心把人家又大又满的画淘汰掉,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种画在另外的场合可能就不那么吃香了。所以也可说这是书画功能上的一种类别。
秦天柱《晴空一鹤》
克:刚才谈到您对蔡老评价的低调处理,而现在中国画坛却是包装之风盛行,您觉得一个画家的成功,包装和宣传有多重要?
秦:包装和宣传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好的作品,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画得好不好,只要时间一长,历史便有公论。这点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陈子庄、黄秋园的画,他们生前没有被认识,死后最终被大家发现和认识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总体上还是公平的,只要你画得好,迟早都会被发现,现在不缺伯乐,缺的是千里马。
克:有作为的画家往往都具有哲学的思想,对绘画本质的不同看法决定或影响着画家对作品的处理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在这方面对您影响最大的是谁?在中国传统文化人中您最欣赏哪一位?吴昌硕和任伯年的画谁更让你喜欢?
秦:这两个人我更喜欢任伯年,虽然曾经对吴昌硕的评价一度要高很多。吴昌硕的厚重是我所要吸取的,但任伯年的灵动我更偏爱。齐白石和潘天寿对我的影响最大,齐白石的情趣和潘天寿的讲究是我受益最多的。
秦天柱《秋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