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宾:在谈到自己关于《工人是“天”》创作过程时,您曾经说道“我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做了一定的设计,我把画面设计成灯光下的效果,整个画面呈一种暖棕色调,有种电影制作后期着色的感觉,也有欧洲古典油画所特有的暖色调特征。”我知道你对西方古典油画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在《工人是“天”》作品中,整个画面氛围感的营造非常突出和成功——画面聚焦的除了主人公李大钊先生形象(形象特征与精神气质)以外,还会被一种内在的情绪所感染……这些观感无一不是作者依靠光影与明暗营造出的一种情感上的感染力;它不仅增强了画面的感召力,也使人物在黑暗中显得更加突出和神圣。
以上这些自然与卡拉瓦乔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Tenebrism”)产生了追溯经典的某种联系,画面也达到了突出人物和场景戏剧性和情感张力的效果。您的创作是否在某些方面借鉴了卡拉瓦乔的Tenebrism(暗影主义)的表现手法?
《工人是“天”》局部
《工人是“天”》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