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李前丨在光影与历史的交汇处,绘画以戏剧性的力量重塑真实

对话李前丨在光影与历史的交汇处,绘画以戏剧性的力量重塑真实
2025-07-12 15:02:0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张鸿宾:当一件作品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时,很难避免各种各样的解读观点和观看视角。特别是油画这个“舶来品”,人们自然而然会从传统的经典作品中,找寻解读和理解答案的依据。根据观察,您的《工人是“天”》与伦勃朗的《夜巡》在人物塑造、明暗关系处理以及光线对比等方面有某种关联性。例如:两幅作品都通过光线的集中与分散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戏剧性。《夜巡》中,光线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使其他人物处于阴影中,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工人是“天”》则通过光线的集中与分散,突出工人的形象,使画面更加生动。两幅作品都利用光线来传达象征意义。《夜巡》中,光线的处理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还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而《工人是“天”》则通过光线的对比,表达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力量。《夜巡》中的人物动态丰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动作和表情,形成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而《工人是“天”》则更注重人物的静态表现,通过工人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一种坚定和沉稳的氛围。前辈艺术大师的作品,对于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李前作品

李前:伦勃朗《夜巡》中的光线运用与人物刻画的确也给了我一定的启发,但让我更感兴趣的是我自己这件作品的独特的光源角度和在这种光源角度下的人物组合关系。在这件作品的表现中,我最着意的是李大钊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对其他工人形象的刻画,我着重地是反映他们与李大钊先生在内心情感上的一种共鸣、一种情绪上的共振。在艺术表现上,我基本上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段,即在各种“对比”中,在“对比”的差异中,去突出表现李大钊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比如运用人物形象之间形态特征、动作、方位、色彩与表情等等因素的不同。正是在这种多方位多条件的相互对比之下,才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产生丰富性,在这个丰富性中,去着力刻画李大钊先生这个相对来说最完整、精神状态最庄重的人物形象。表现这些多方位但内心世界却趋同的众多人物形象,是油画艺术语言特点发挥的最好方式。没有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形象,油画的艺术魅力就较难发挥出来,人们观看阅读这幅油画的“快感”就会降低,也就是说作品的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也可以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个性与特点,是油画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油画中的“厚重”感,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体会,“厚重”与“厚度”“体积”有关系,也与画面中的“多层次”有关系,而“多层次”又和空间中的人物与环境的融合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关系,一方面说既是画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又和作者对这幅作品的设计意图相关联。它对应的问题是“单薄”、“平面”、“缺少层次”,当然这是另外一种艺术风格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另外展开讨论了。

李前作品

.png

关键词:李前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