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在双向突围中开辟艺术新径——谈徐里的艺术成就、独特价值及其国际影响

在双向突围中开辟艺术新径——谈徐里的艺术成就、独特价值及其国际影响
2025-07-18 11:43: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笔者看来,徐里艺术价值的核心,正在于通晓如何根植本土、贯通中西的“双向突围”。从出现在迪拜世博园如“云系列”中的《云崖飞瀑》《云水禅心》《云起山空》《云水绕山腰》《向云端》及《静谧》《家园》《听风》《圣山》《黄山绿峰》《流光幻境》等近期画作,看得出,他并未在西方油画的强势语言面前迷失自我,亦未固守传统水墨的藩篱。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加壮阔的道路——让油彩承载东方哲思,让水墨精神在布面上焕发生机。徐里敏锐地捕捉到二者在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共通性,即对世界本质的探求与表达的热望。他大胆剥离了油画传统中过度依赖的写实性与光影叙事,转而注入中国画的核心基因:以线立骨、以墨分五色、以空白造境、以书法性笔意传神。其笔下的山光水色、云烟风物,既见油彩的厚重斑斓,又透出水墨的空灵氤氲与书写的飞动气韵。如此深层次的融合,让他笔端生辉的图景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与表现力,内里却跃动着古老东方美学的魂魄。观其作品,扑面而来的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磅礴呼吸。与其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清醒抉择,毋宁说是对“东西古今”这一宏大命题的独特回应。可以肯定,徐里先生的这种“探险式”实践,超越了单纯技法的嫁接,直指两种伟大艺术传统背后的精神内核,既有西方油画对自然物质性的深刻凝视,又有东方水墨对宇宙生命律动的诗意感悟。

《向云端》120×90cm 2013年

正是“双向突围”的艺术探险,造就了徐里作品别具一格的独特价值。一个画家的作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或者说,一件艺术品收藏价值的确立,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它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艺术创新性、艺术史地位、艺术家的综合影响力、市场流通的稳定性以及学术研究的支撑力。徐里作品的收藏价值,应是这多重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艺术史意义同样不容置疑。

徐里在画面上的“双向突围”,当可视为东方写意精神与西方油画语言之间一场精彩的联姻,其中蕴含着中国当代艺术确立自身文化坐标的艰辛探索。其作品所展现的特殊价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创新,成为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寻求主体性表达的象征。那些被国家殿堂珍藏、作为国礼远播四海、在国际艺坛赢得赞誉的画作,足以证明其收藏价值性强。未来随着中西艺术的对话深化,徐里绘画作品可能更受追捧。

打开徐里的艺术生涯,堪称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同频共振。他以“守正创新”为圭臬,在油画与国画的双向突围中开辟出新径;以“文化自觉”为底色,在全球化浪潮中树立起鲜明的中国坐标。其作品既是个体生命经验的诗意凝结,更是民族艺术精神的生动显影。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中,当人工智能技术冲击艺术创作之时,徐里坚持的“偶然性”与“情感温度”,恰恰揭示了艺术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因为在算法的精确与效率之外,人类仍需以笔墨追问存在的意义,用色彩铭刻灵魂的颤音。这种坚守,使得徐里的艺术不仅属于当下,同时指向未来艺术发展的某种可能,并在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张力中,重新确证艺术的本质价值。

《皖南春早》120×90cm 2012年

徐里先生的艺术实践,宛如一座跨越东西的精神长桥,既深扎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沃土,又向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敞开怀抱。在文化自信日益成为民族复兴精神支撑的今天,徐里的艺术道路昭示着:唯有根植传统、拥抱时代、胸怀天下,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才能锻造出具有永恒魅力和世界意义的艺术珍品。而这,无疑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未来的发展,点亮了一盏充满东方智慧的航标灯。

五、国际影响:呈现人类共通情感与哲思的普世价值

徐里强大的学术背景与社会影响力,为其绘画作品的价值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核心人物、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主任、全国美展总评委与评委会主任,他身处中国美术生态的顶层,其艺术观点与实践方向对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同时,他作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的身份,意味着其艺术理念与技法体系正在被系统研究和传承,确保了其艺术生命的延续性。这种官方与学术体系的双重高度认可,极大地提升了其作品在收藏体系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从市场表现来看,徐里作品已进入高端、稳定的流通渠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国家最高级别的艺术殿堂和权力象征机构永久收藏陈列,这不仅代表了国家层面对其艺术成就的至高肯定,也意味着其作品已进入国家文化宝藏序列,具有极高的文化象征价值。其作品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从另一层面赋予其作品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附加值,使其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艺术名片。这种“国家收藏”与“国礼”属性,为其作品构筑了极高的价值壁垒,是市场信心的重要保障。

徐里作品的市场稀缺性亦十分显著。艺术家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决定了其高质量作品的产出并非海量。而顶级机构的大规模收藏,进一步减少了市场流通的精品数量。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是艺术品价值长期看涨的关键要素之一。徐里画作在国内外重要拍卖会上的稳健表现,以及被海内外实力藏家持续关注与收藏的事实,充分印证了市场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及未来潜力的坚定预期。徐里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所承载的多重价值,已经并将持续吸引着寻求文化深度、艺术高度与价值稳定性的顶级藏家的目光。

徐里的中国山水油画走进沙特阿拉伯(2025.6)

关键词:徐里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