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2025-07-21 13:49: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石鼓文批注》序言

多年前的一次机会,让我有幸看到吴悦石先生在《中国古代书法作品选粹——石鼓文释文详注》一书上所做的大量批注、考释文字,我深感震惊并为之吸引。

我完全没有想到吴悦石先生会对石鼓文有如此大的兴趣和如此深入的研究。了解的人都知道,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即便他是古文字学、金石学方面的专家,研究石鼓文也并非一件易事。今天得知《石鼓文批注》一书即将付梓出版,我格外欣喜,并为之赞叹。

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世称『石刻之祖』。其肇于先秦,现于陈仓。十碣环列,状如战鼓,故得其名。文字籀篆相生,古茂遒朴,体象卓然,殊今异古,浑穆天成。石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虽经两千多年雨淋日炙,战火烽烟,依旧神骨峥嵘。其文字之美得到了颇多赞誉,杜甫、韦应物、韩愈、苏轼等均有诗文题咏,康有为等学者更是誉其为『中国第一古物』。

石鼓文不仅是汉字演变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社会、文化的珍贵资料。其以四言诗形式镌刻于十面鼓形石碣上,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诗经》。乾嘉以降,不乏考释、汇校者,但因文本残缺,语境湮灭,故而在具体内容的释读上存在诸多争议。

图片

图片

石鼓文现存约272字(原约700字),且有残损,内容涉及考古学、语言学和书法等诸多领域。吴昌硕、郭沫若都曾着手进行过研究。吴悦石先生几十年耕耘石鼓文研究,以读研石鼓文为乐,在所著的这本《石鼓文批注》中,将多年研究所得为读者逐一阐述,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在『先锋本』《石鼓文》印本上的释读批注;二是在吴昌硕《石鼓文》书法临习作品印文上的释文批注;三是在《石鼓文》第一鼓到第十鼓文字上的释读汇总表。

此书的出版,为之后学界、书界对石鼓文的学习临摹、研究考释、推广等都具有深远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该书可作为书法者学习石鼓文的最新临摹本。

对石鼓文的释读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文字缺失。『先锋本』《石鼓文》拓本是现存版本中字数保留最多的,达400余字,而石鼓文原文字数大约在700字。二是由于石花侵蚀导致文字点画、偏旁和字形丢失,人为误判、误读较多,故宫红外检测论证『先锋本』存在27处人为造成的伪笔画。三是字形误判与部件混淆。文中有大量高古奇字难识难辨,如此给弄清石鼓文的内涵带来难处。四是字义误释。石鼓文历史久远,文字和而今通行的汉字存在诸多不同,部分释义为考证而考证,多有臆断,众说纷纭,难分真假。五是因文例断裂而导致语义偏差。今人对古文揣摩判断千人千面,只有摸索难言定论。六是过于依赖《诗经》。石鼓上的诗歌与《诗经》格式虽相似,但石鼓诗的篇幅比《诗经》里的诗要长,时代也晚于《诗经》,过度比附影响正确理解。

图片

关键词:吴悦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