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金光《闲时吟》138×34cm 2025
起初临倪元璐的墨迹,他怕丢了古人的魂,未曾追求标新,日日伏案,单是倪体那股遒劲的线条,就练了好几年,连带着画里的笔墨技巧也一并磨;后来受恩师点拨才懂:临摹不是复制,是在笔墨里找古人的精气神。“心里先装着这份精神,笔下才能写出真意。平日里既练书法的线条,也悟绘画的意趣,慢慢才能养出自己的气韵。”他掷笔时,腕底还留着笔走的余劲,那股“十年磨一剑”的沉淀,混着书画同修的温润,都清清楚楚落在纸上。

吕金光《静尘自然有得,虚怀初若无能》138×34cm 2025
王书峰教授随之落墨,凝神片刻后笔锋触纸如行云流水。他写郑燮《新竹》,楷书笔意里透着行书的灵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十字,墨色温润得像春雨润竹,每一笔都藏着“慢磨”的功夫;继而写《颂平常心是道》,笔势趋缓,“平常心”三字从容得似有“宠辱不惊”的淡然,搁笔时他轻声道:“写字如做人,踏实方能立住,这‘踏实感’,是磨出来的。”

王书峰《新竹》138×34cm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