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老师写的这篇论文将作为2025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独步丹青"何哲生油画展的展言。同时也将作为"独步丹青"画展画册的序文。
黄宗贤老师在百忙之中写的批评文章"光色为诗"的论述给予了我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和油画艺术学术上的肯定,也正是我要继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更是给我的激励和鞭策!
谢谢黄老师!
黄宗贤老师撰写的论文全文如下。
——何哲生
前言
在当代中国油画的璀璨星空中,何哲生先生的作品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诗意的光色语言和深沉的人文情怀,给观众的心灵撒下了温暖的光亮。何先生的画作绝非简单的视觉再现,而是生命意义的诗化表达——将巴山蜀水的灵韵、天地人的和谐与光色的律动,融汇成一幅幅充满哲思与温情的视觉诗篇。这本画册汇集了何哲生先生艺术生涯的精华,旨在引领读者走进他那静谧而邈远的生命时空走廊,感受其艺术中那份扑朔迷离又生机无限的魅力。

山水
100X81cm油画
2003年
一、诗画人生:艺术精神的永恒编织
何哲生先生的名字天然带有“形而上”的韵味,仿佛注定了他一生与艺术的不解之缘。他的艺术人生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数十年的历程中,他始终徜徉在探索艺术真谛的原野上。品鉴他的油画,宛如行走于云岫雾绕的山坳中,静谧而深邃的空间里,每一笔都如视觉诗行,诉说着生命的故事,也是他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精神之旅的生动写照。

雲舒雲卷•话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