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丹顶鹤,湿地的特征面貌尽收眼底。在画面左侧,我描绘了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青头潜鸭,它们或起飞,或落下,在光影虚实、动静之间,尽显强大的生命力。在画面右侧,则是勺嘴鹬与海鸥,它们或飞翔,或落下,在水边繁衍生息,呈现出甜美的生活状态。虽然分成了三屏,但依然难以涵盖湿地的所有鸟类,所以我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鸟类入画。在笔墨运用上,我既注重意趣的表达,也在引用中传递着地貌特征。

这幅画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为主题,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我国自然遗产保护向海洋迈进的里程碑,更蕴含着生态底色、文化灵魂、科技支撑与民生落脚点的综合价值。它不仅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更是中国向世界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是自然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共生共荣的典范之作。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绘画者,我借此机会努力表达,希望让更多人关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遗产,热爱并倾心于这些瑰宝,敬畏生命,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生存环境,用心灵和行动呵护生态,守护未来。
(文/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