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写意文心——徐福山谈写意画创作(上)

写意文心——徐福山谈写意画创作(上)
2025-11-18 15:20: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传统绘画的生命力,在于守正与开新的辩证统一。在中国写意画的文脉传承中,竹题材始终承载着文人精神与审美追求,而如何让这一经典题材在当代焕发新生,是许多艺术工作者的探索方向。

本次访谈中,艺术家徐福山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导师曹恒源围绕“朱竹图创作”展开深度对话,从朱砂设色的文化寓意到大写意笔法的实践,从诗书画印的融合传承到“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的核心要义,层层递进地剖析了传统题材的创新性转化路径。徐福山以朱砂破墨竹定式的探索,既延续了苏东坡以来的艺术创新精神,又契合了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时代气象;其对“守正为根基、开新为使命”的坚守,更彰显了中国写意画“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与精神内核。

这段对话不仅为我们解读徐福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钥匙,更探讨了当代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命题——如何在坚守笔墨本质、文化根脉的同时,回应时代诉求、拓展表达边界。相信能为艺术创作者、研究者及爱好者带来诸多启发。

——编者按

曹恒源:徐先生好!您的绘画艺术追求守正开新,一系列传统题材的作品,沉着稳健而不失灵动,古意苍润中,不时透露出当今时代所需的正大气象。多数画家画竹,以墨色为基调,而您却选用了朱砂,您能说说这种色彩选择背后蕴含的创作理念吗?

徐福山:我选用朱砂创作朱竹图,本质上是对写意精神的一种深度诠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朱砂不仅是一种颜料,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朱红色泽象征着吉祥、喜庆,且有辟邪之功用,这种文化属性与竹子所代表的高洁、坚韧品格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共振。从绘画史考察,以朱砂绘竹的实践可追溯至北宋苏东坡,他的创新为传统竹题材绘画注入了新的表现维度,这种突破传统笔墨程式的精神正是我所追寻的。

曹恒源:您的一系列朱竹图都备受观众喜爱,能否择取一幅为我们讲解一下?

徐福山:《竹石图》这幅朱竹作品创作于2022年,采用的是大写意的创作方法。我在创作此图时,在色彩选择上,紧密连接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取朱砂的辟邪与吉祥之意,希望以朱砂赋予竹子新的生命,为画作增添独特的韵味。另外,强调绘画与书法之美相融合,追求线条流畅、韵律感十足的艺术效果。

1~1.jpg

徐福山《竹石图》

纸本设色

248cm×129cm 2022

曹恒源:即便是画家们常选用的传统题材,在您的笔下也能焕发新的面貌,呈现新的精神气象。

徐福山:在新时代,不同艺术领域的工作者都需要探寻传统题材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路径,这是时代赋予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曹恒源: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中“诗书画三绝”所代表的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创作范式,精绘画,工书法,擅诗文,一直走在诗、书、画融合发展之路上,为当代写意画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借鉴。

一、朱竹图:传统题材的创新表达

曹恒源:竹子历来是画家钟爱的题材,在传统绘画中,以墨写竹已成定式,而您近些年以朱砂作朱竹,别开生面。这一形式,除了视觉新意,是否也体现着您对传统与时代精神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徐福山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