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cm×106cm
纸本设色 2000年
汤文选晚年专注于意笔花鸟画的创作,其作品大多没有直接描绘人。然而,他对人的关怀,直接折射于全部意象创造之中。无论是花鸟、走兽、禽畜、虫鱼,均将人的情感融注其中,都是以人为中心,化“小我”为“大我”,化物性为人性,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人性世界。特别是《乳猪系列》《麻雀系列》《小猫系列》《鸡、鹭系列》,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创的《墨虎系列》,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国之情和空阔的山林气息。画家笔下一再出现的诸如《三春晖》《双乳虎》《双童虎》《天伦图》等,那洋溢着虎性的舐犊情深与人性的崇高母爱相契相通,连同简括的传神造型,大刀阔斧的笔墨气度,构成了纯粹独立的表现性意象。画面中浑融一体的诗、文、画以及苍劲浑厚的书法艺术,耐人久久品味。

汤文选 秋忙时候
167cm×228cm
纸本墨笔 1986年
汤文选对民族文化的寻求,是对“文人画”传统的再认识。广义地说,是对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审美本质的再认识。这一探索细究的再发现,再认识,建立在他长期“寂寞之道”“埋头学问”的基础之上。对一个专门从事于创作的画家来说,做学问,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浮光掠影、不浅尝辄止。他的治学治艺之路,对于书画艺术家、史论专门家,都具有启发性:首先,他以哲学、汉学作为治学、治艺的底蕴与核心。其次他重视治学治艺的心态,“务必从容”,不以利禄劝。其三,学问之事必不可无系统。系统者何?立一主系,辅以分支、分脉是矣。

汤文选 龙腾
246cm×123cm
纸本墨笔 1999年
陈衡恪《论文人画之价值》近些年之影响颇盛,然各取所需,自掠皮毛。文人画“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这句话往往被拈出而“走俏”,并深感“兴趣”,倍加“发展”,以至于难免本末倒置、艺风趋下。惜乎陈氏另一立论,渐被冷落淡忘:“旷观古今文人之画,其格局何等谨严,意境何等精密,下笔何等矜慎,立论何等幽微,学养何等深醇”。又云:“文人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可以说,汤文选对文人画之精要修炼有素、体悟有度。尽管如此,汤文选绝不以蹈袭文人画旧辙或集文人画之大成为鹄的。他尊重传统而不囿于传统。传统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流动中吸收融合,在不断变易中丰富并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艺术家必拥有博大胸怀,以容纳百川。必定拥有全球视野,以俯瞰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汤文选发现,八大山人那符合“极简律”的形式感,与西方米罗的天真稚拙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八大山人的作品更具思想内涵。楚文物《豹》的雕塑,嘴是侧面,像一把钳,两只眼睛又是正面,它与毕加索立体派结构趣味相通。上下千年,艺道无终。东方、西方,在比较中求同,在相通中存异。汤文选水墨写意画在现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求索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

汤文选 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