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cm×69cm
纸本设色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战正酣》始,到《战酣》,直至《墨舞》以“好斗的公鸡”为载体,进行着“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系列性探索。其作品中的笔墨精神,团块结构张力,狂草般“泄情”,令人惊叹。那么,另一幅人物画作品《山鬼》则尤引人瞩目。

汤文选 半随飞雪渡关山
105cm×232cm
纸本墨笔 2001年
《山鬼》作于1985年,汤先生时年60岁。在一系列作品中,此画颇具代表性地显示了艺术家于内容和形式语言创新方面厚积薄发的潜力。他让《山鬼》悠悠然在腾云驾雾中出现。云气自天而降,舒缓地幻化为似豹似龙的天兽,烘托出传说里的巫山神女——山鬼。与浓重的墨色团块结构相对应,他借助春蚕吐丝式的“游丝描”,勾画出神女披发带萝、轻盈而空灵地半隐半现的,似真似幻,传达出那种令人神往的仪态之美。她既区别于徐悲鸿笔下“实写”的、含睇的女神;也区别于傅抱石笔下“虚写”的、忧伤的女神。从《九歌》祭祀诗的角度体悟,汤文选塑造的《山鬼》,“意笔漫写”,倒更贴近屈原诗歌原创意象之野性、神秘、浑沦莫测,触及了通常难以捕捉的“浪漫精灵之美”的本质。楚文化本不太崇尚写实,画家于朴素、虔诚之中渗入适度的夸张变形,显示出楚人特有的那种超自然的、形而上的想象力。

汤文选 片石遐观太华峰
178cm×95cm
纸本设色 1999年
汤文选晚年的一系列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纵横驰骋,神游八荒。取其重性灵之表现,任天机天趣自然流露。崇神韵,尚笔情墨趣,重个性之抒发,尊人品之寄托。试看汤师所写墨梅,铁骨铮铮,气势磅礴,超越物象,机趣天成。借谢灵运诗句,写秋荷夜色“明月照积雪”,烟雾迷蒙中,朵朵白荷是那样宁静、高洁、自在,好一派冰莹世界,造境何等超拔脱尘。汤师之兰花,笔力扛鼎,与吴昌硕意笔兰花,异曲同工。但绝无那种“花神独与山鬼语”一派孤愤苍凉的心境、画境。试看兰草《风神独秀》,笔歌墨舞,布局于浓淡、疏密、张合之间,给人带来劲节的风势与明朗的阳光感;欢乐的色彩,生命的活力,充溢着礼赞大自然的喜悦之情。

汤文选 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