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天平《远雷》
支撑这份表达的,是他从未间断的写生习惯。“脱离生活的创作就是无源之水,画出来的东西是飘着的。”那些从生活中汲取的养分,让他的笔墨有了温度,也让创作有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即便主攻人物画,他也常画山水风景。“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他说,看晨雾漫过山峦,听溪水淌过石滩,这些与自然的对话,能让笔墨更具灵性。将这份对自然的体悟融入人物创作,笔下的形象便多了一份天地间的开阔与厚重,写意的韵味也愈发醇厚。

邓天平 100×50cm 2025年
于邓天平而言,艺术从来不是孤高的技艺,而是扎根生活的修行。正如他笔下的人物始终带着烟火气,他的艺术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这份质朴,正是其最动人的艺术底色。
向广阔的未知敞开
数十载笔墨研磨间,刘伟始终在追寻一种温度——那是笔墨穿透表象,触达人心的温热。从把寻常身影搬进画纸,到让灵魂在墨色中舒展,他的艺术轨迹,恰似一滴浓墨在宣纸上的晕染,从清晰轮廓,渐次渗透出生命的肌理。

十几年前,当刘伟的水墨语言初成体系时,他的笔尖始终追着身边的寻常人——脚手架上的农民工、春运列车上的归乡人、田埂间劳作的农民。这些触手可及的身影,带着生活的烟火气涌入画纸,成为他创作的源头。但笔墨越沉,困惑越深:“我们总在捕捉他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表象,却没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