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住房困难,深圳的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和筹集的保障性住房不少于74万套。预计到203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覆盖人群将达到约500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6%。
如何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如何不断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优质均衡,在深圳,财政政策的制度创新,也在进行中。而深圳也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使命。2022年10月,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考虑深圳人口持续净流入对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深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补助,加大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深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同时,意见还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做出规定,支持深圳探索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财政政策体系。
对于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来说,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本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深圳市的常住人口约1799万,比上年末,又增加19.94万人,其中常住非户籍人口约116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高达64.9%,相比之下,户籍常住人口占比仅为35.1%。而在广东全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万人,位居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