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因为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为人服务的,人在哪里,你才把服务跟到哪里。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的文件要打破户籍,就是你户籍在那里,人不在那里,费还在那里,不就跟社会脱节了吗?所以浙江省提出来钱随人走这是完全正确的,公共服务一定是要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规律。
郭海燕一家,在德清县安顿下来后,他们也从一开始的希望孩子有学上,慢慢变成希望孩子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外来人口的期待在增加,优质资源仍存在稀缺性。对此,德清县一方面对薄弱学校加强投入、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该县还在浙江省较早开展了新市民积分管理工作试点,也就是根据在当地居住时长、缴纳社保年限等指标设置积分,积分越高所能获得的例如优质学位派位、保障性住房申请等公共服务资源就越多。
2021年,浙江被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透过近年来一系列探索,一份人口数据就显得格外醒目,目前,在浙江省常住的省外流入人口,已经超过16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约四分之一,去年一年,又新增了45.4万省外净流入人口,这样的增量,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浙江工业大学民生保障政策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祝建华:我们的制度设计要跟上这个步伐,不能还局限在以前的以户籍为单位的这样一个制度设计,还是要有一些动态性和灵活性。
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时间表,围绕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的各项改革的时间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并且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十年是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攻坚期、关键期,将紧扣“均等化”三个字,既要在完善制度上发力,也要在均衡资源上深化。时间会很快,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应该很快就会推出。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