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潘鲁生:民俗学的中国立场与文化使命——纪念钟敬文先生

潘鲁生:民俗学的中国立场与文化使命——纪念钟敬文先生
2023-03-19 15:12: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将民俗学的中国立场和文化使命不断推进并深刻阐扬的正是钟敬文。他不仅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求解中国的学术命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的构想。

可以看到,就中国的文化现实而言,首先是历史文化积淀丰厚,钟敬文从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积累出发,在理论民俗学和记录民俗学之外,提出历史民俗学研究。他指出“中国有丰富的民俗历史文献,不进行历史民俗学的研究是说不过去的”,认为仅就中国文学而言,即有古典文学、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三大干流,其中古典文学有民俗文化的要素,可引入实地考察、以今证古法等民俗学方法加以研究,所以从国家的文化基础出发开展民俗史研究,是“对综合或者单项的民俗事象的历史的探究与叙述,包括通时的或断代的事象的探究与叙述”,以及从文献中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辨伪、考订,再用唯物史观对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进行分析综合,从而了解民俗学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前人在民俗学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工作,总结出民俗学发展的一般特性。因此,与之相应,“民俗学史”也成为“关于民俗事象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搜集、记录、整理和运用它们的历史”。这无疑是从本土文化现实出发,构建学科体系,开展学术研究的生动范例。特别是在我们大规模引进西方现代知识体系和学科构成系统之际,如何观照本土的知识基础、文化积淀和社会现实,如何构建有自身根基和命脉、有自身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文艺谈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同时,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有许多民族属于跨境民族或跨界民族,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活态的古老传说、史诗和仪式生活等濒危性更加突出,亟需加强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钟敬文提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思想,不仅关注汉文典籍以及以中原农耕社会为主的民间文化,而且重视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民俗学,包括渔猎、游牧、稻作、旱地灌溉和刀耕火种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在其《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等研究中,即践行了这样的学术思想。事实上,国家文化研究还需跨越国家地理边境的界限,关注区域文明,开展比较研究,研究梳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域在历史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民俗学研究需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广泛的国际联系,并坚持跨文化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向,充分认识到民间传统文化的濒危性和搜集工作的迫切性,推动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等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走开放式的学科建设道路。

正是在这样深刻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钟敬文于1998年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设想,在1999年出版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专著,指出“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要从本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建设。”

钟敬文考察京西古幡会1988年

二、中国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

钟敬文以强烈的学科意识对中国民俗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进行深入研究,从研究对象、体系结构、方法论及效用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民俗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就大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意识”。在《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演讲中,他指出“有时一种学术的发展,同其学科意识的发展,不完全是同步的。但如果总是对一门学科的体系结构缺乏认识,还要夸夸其谈这门学科,那么,即使偶然幸中,也是根基不牢、影响不大的”。

具体在民俗学学科体系构成上,钟敬文提出,民俗学学科体系包括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民俗资料学六大部分,即理论的民俗学、历史的民俗学、资料的民俗学。强调民俗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作为文化创造者的民众、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样式,以及它们在特定社区或者集团中被创造、传承、共享的规律。民俗学者要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站在民众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和尊重民众的文化创造。应该说,这一理论建构不仅厘定了研究的对象与构成体系,而且明确了研究者的立场和角度。正是由于旧式的民俗学田野工作者在早期的田野作业中采取了旁观者的态度,难以融入相应的文化语境并进行深入描写和真正对话,其观察视角、思维方式、描写立场、话语表达等使田野民俗志的写作面临挑战和抉择。钟敬文的界定明晰而深刻,民俗研究需要真正的融入,不仅诠释社会,同时也反观自己,不仅把握历史演进中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致力诠释和发展现实。这对于其他社会学科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民俗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钟敬文重视发掘学科内在的关联并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20世纪以来,心理分析学、文化研究和结构主义都对民俗学产生影响,进化论、实证论、比较研究、传播学以及文本批评,不仅构成了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内容,也对民俗学研究发挥作用。钟敬文重视本土文化的基础和现实,而且毕生坚持多学科的民俗学思想并贯彻到自己的学术实践中,他关于女娲神话、刘三姐传说、晚清民俗学史的梳理等,都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钟敬文认为,“一种科学的对象,从多种角度去加以研究,这是近今世界学术发展的自然趋势”,指出人类学和民俗学是姊妹学科,它们所处理的文化对象,主要是集体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所处理的对象大部分是共同的或者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理论的探索、阐发等方面,都有汇通和启发之处。

《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关键词:潘鲁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