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绘画看作一种自我表达,一种自我释放的时候,那么数十遍的重复叠加就不算什么了。叠加越多,我的生命意义在作品中的积淀越多,分量越重。因此我的回答是与我的观念态度相关。在我的绘画中,“点”“线”是最基本的情感符号,我把“点”当作一个事物的开始和结束,把“线”当作事物发展的过程,“点”“线”组合就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形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同样中国的书写也是由“点”“线”组成的,这种视觉习惯可能渗透在我们的血液里,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它们之间的结构形式,满足我的表达欲望。因此不断地重复叠加,事实上就是在不断地构建、营造,不断地体验。世界是无穷的,我的营造和构建也是无穷的。它构成了我的独特的绘画语言,画家就是用他的绘画语言向世界言说。所以我的作品表面上看好像非常无序,纷繁而复杂,但是我觉得“极简”和“极繁”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换的,在某些时刻,“极繁”到了极致就是“极简”,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虽然我的作品经历了多次的叠加,但是其底下却是一片宁静,因为有那个营造起来的结构把这些纷繁收摄了,剩下的就是简单朴素。许多评论者把我的画归入“极简”,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四、几个问题
1.如何面对全球艺术日趋标准化的问题
2.双年展的泛滥趋同性
3.艺博会主流画廊的导向和权利
4.拍卖行的公平性和主导性
5.文献展提名展的学术梳理和合理性
6.学术性市场体系的建立
7.如何开展本土化基因挖掘再提炼工作
8.本土文化艺术世界性语言体系的建立
9.不断为文化艺术传播建立平台
丁设通过两个小时的讲座向同学们娓娓道来,通过自己整个成长经历和在艺术史里面获得的一些刺激和灵感,让人看到他如何独立建立自己的一种语境、建立起一种自信的状态、怎样实践并不断的推出新的媒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要主动地去和世界交往,要敢于突破、敢于尝试,要自由地创作。一个艺术家,独立的意义是获得那种自由的状态,通过艺术达到真正的普遍交往,然后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艺术,分享自己的艺术实践和思考过程。
(来源:上戏舞台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