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的新美术,有两个泡沫先后被消解:一是泛政治化的泡沫,一是泛商业化的泡沫。尘埃落定,水落石出,新的一百年里,将是真正纯粹的艺术和真正纯粹的艺术家得其所然,而水流花开气象万千的时代。而百年新诗进程,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到新世纪文学,先后受泛时潮化、泛意识形态化、泛先锋化以及泛娱乐化的困扰,难得跳脱模仿性创新或创新性模仿的纠结。其中,贯穿始终而起核心影响作用的,是“时代”这个超级大词。
《年轮》吴鸣
六、八大通和
最终,如何在古典汉语“大传统”与现代汉语“小传统”之间,予以“现代重构”?或可试以“八大通和”为之——
1.西语主体性和汉语主体性的通和;
2.古典维度诗意运思下的诗之思和现代维度理性运思下的思之诗的通和;
3.现代意识主导下的中国经验和古典精神主导下的汉语气质的通和;
4.中西合璧的诗歌与艺术精神与古今熔铸的诗歌与艺术语言的通和;
5.与时同销“时代愁”和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通和;
6.现代汉语逻辑结构之语法思维和古典汉语“逗引美学”之“字思维”的通和;
7.古典人文传统下的为己之诗之艺术和现代人文精神下的济世之诗之艺术的通和;
8.作为时间时态的“当下性”和作为历史时态的“当代性”的通和——对于唯“与时俱进”的当代诗歌而言,此一“通和”之提示,可能尤为关键。
至于“通和”之下的具体“做法”,我想,意识变了,做法自然也会随之改变,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具体“通和”之应心得意。
《秘戏图考之十》吴鸣
七、反常合道
原生性的生存体验,原发性的生命体验,原创性的语言体验。而,行修远于潜沉,自甘寂寞;而,寄厚望于未来,自在纯粹!脱序,退步,通和;内化现代,外师古典,味其道而萌其言——关机重启,由此而出,重见繁星。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
(文/沈奇,吴鸣艺术馆学术顾问,整理:鹤子,2025年1月,《出离与再生——百年汉语新诗与新美术“转基因”之反思》;来源:吴鸣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