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在大足石刻寻足迹、品足音……孔维克佛像造像艺术考察笔记

在大足石刻寻足迹、品足音……孔维克佛像造像艺术考察笔记
2025-07-15 13:32:5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1.jpg

2025年6月28日,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重庆大足宝顶山,徜徉在佛教造像的长廊里,面对那些历经风霜雨雪的雕琢后好像会说话的石头,似乎听到了圣者们那一串串远去的足音。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印度有一位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面对人间生老病死的困苦进行了灵与肉的拷问,开启了人的精神与智慧的哲学思考,创立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被称为释迦牟尼。

22.jpg

那个年代并无佛祖造像,视佛为无形无相的精神图腾,当时是把佛的象征物筑台称为“浮屠”来代替佛,让信众们膜拜。

公元前二世纪,随着大乘佛教的创立,为了普度众生,让佛走进民众,需要有一个直观的崇拜形象,于是佛教徒们开始了为佛造像,并在印度的马哈拉斯特拉邦开凿了第一个石窟“阿旃陀石窟”,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凿到七世纪。如今这座石窟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于1983年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jpg

大足的佛造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中和二年,发生黄巢之乱后,乱军混战,其中陕西扶风出生的唐将领韦君靖自封昌州节度使,驻扎大足北山的永昌寨一带,称霸一方。他为求地方平安,由个人出资,借鉴龙门石窟的样式,结合地方风俗民情及欣赏习惯,在北山摩崖上初建了三个各自独立的佛造像石窟,从而开始摆脱了域外佛造形的影响,出现了中国式样佛造像的时代。随后至宋、元、明、清,后人们在这北山上以此为中心,延伸至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等五处,进行了长达500多米,无设计、见缝插针似的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开凿,所有的佛像佛龛,都承袭了这种风格。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孔维克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