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釉料在结合处的表现更是千变万化:它们可能界限分明,也可能互相渗透,或一方侵入另一方,甚至在交界处产生独立状态下没有的新状态。与传统的中西方绘画颜料相比,不同的釉,其质感差异可以大到不像同类的物质。这些特点使得釉绘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材料拼贴的性质——釉是一种视觉信息极为丰富的物,而不仅仅是色彩。
灰色系釉面局部
其绘画过程的特殊性进一步凸显了对材料掌控的重要性。釉料在烧成前是不发色的泥水状混合物,视觉效果差异甚微。麻汇源必须在落笔前构思好画面结构和色彩搭配,在瓷板上勾勒草图并标注所用釉料的编号。定稿后开始施釉,一旦施釉便无法再做调整,而作品最终形态的呈现则依赖于窑火的淬炼。上述种种根本性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麻汇源的创作方式和作品的观看逻辑。
瓷板上的草稿
内容、构图、形状切分、釉料编号
烧成前后的视觉效果对比(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