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岛的黄昏比市区来得更早一些。
黄浦江分叉又合流,将这座人工岛环抱其中,对岸林立的摩天楼在此望去,竟显得像海市蜃楼般缥缈。
丁乙的新工作室坐落于中华造船厂旧址,高挑的空间内,数十幅新作倚墙而立,画布上的“十示”符号在暮色中隐隐发光。站在作品前,他的目光随着画面的律动游走,仿佛在检视一条看不见的山路。
春节前,丁乙完成了这个空间的改造。从苏州河畔到西岸,再到如今的复兴岛,工作室一次次向城市边缘迁移。地理上的位移,恰似他“十示”演进的隐喻,从喧嚣走向沉静,从城市走向自然。
而在距离上海两千多公里的云南昆明,丁乙的个展《盘山之路》正在昆明当代美术馆与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同步呈现。这批新作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于他去年三次深入云南纳西地区的旅程。
当观者在两座场馆间穿梭,一边是丁乙以“十示”重构的纳西东巴文化符号、横断山脉的迷幻色彩,另一边是纳西族文物、旅行笔记与纪录片构成的历史现场,两种语境的碰撞,更勾勒出他从“俯视”文化表象到“仰视”文明本质的思维跃迁。